作为一个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股民,这些年用过的炒股工具不算少,从最早在电脑上刷网页看行情,到后来手机上装各种APP,股吧和同花顺算是我用得最久的两个。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用华泰证券股吧和同花顺的这些年,踩过的坑和后来找到的省事办法。
说实话,刚入市那几年,我几乎每天都会泡在华泰证券股吧里。那会儿总觉得里面藏着“大神”,想着能从别人的帖子里挖到点消息。但时间长了就发现,股吧里的信息是真的杂。有时候一条利好消息刚出来,下面能吵翻天,有人说“明天必涨停”,转头就有人回“别忽悠了,这公司早不行了”,到底谁说的对?我对着屏幕瞅半天,愣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更头疼的是,有时候明明看到一条“内部消息”,赶紧买进去,结果第二天股价纹丝不动,再回头看帖子,早就被删得干干净净——后来才知道,有些所谓的“消息”根本就是瞎编的。
同花顺呢,数据确实全,行情刷新也快,我现在看盘还常用它。但它更像是个“信息搬运工”,把新闻、公告、研报一股脑堆给你,至于这条消息对股票是好是坏,会影响几天,这些得靠自己分析。就拿上个月来说,有只自选股突然出了个业绩预告,我盯着同花顺里的财务数据看了半小时,营收、利润、毛利率……数字倒是都认识,但到底算超预期还是不及预期?心里还是没底。等我好不容易理出点头绪,股价都已经波动完了,白白错过了操作时机。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不管是股吧里的碎片化信息,还是同花顺里的海量数据,想从中筛选出有用的、靠谱的,真得花不少功夫。尤其是遇到突发消息的时候,比如公司发个公告、行业出个政策,那会儿手忙脚乱地翻评论、查资料,生怕漏掉关键信息,结果往往是越查越乱,最后稀里糊涂做了决策。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去年底,朋友给我推荐了希财舆情宝。一开始我还挺抵触,觉得又是个噱头工具,直到自己用了半个月,才发现以前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多低效。
我最常用的是它的AI舆情监控功能。你知道吗?以前我得同时盯着股吧、同花顺消息推送、财经新闻APP,生怕错过什么。现在用希财舆情宝,直接把自选股加进去,它会自动抓取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甚至分析师观点,一条一条整理好。最关键的是,每条消息后面都有AI分析,直接标出来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简单说明可能对公司带来的影响。比如前几天有个公司发了季度财报,同花顺上只显示了营收利润数字,希财舆情宝的AI直接解读:“营收略超预期,但毛利率环比下降,短期可能承压”,连影响都说得明明白白,根本不用我自己对着数据瞎琢磨。
而且它还有个贴心的设计,要是遇到紧急或者重要的消息,希财网公众号会直接推送提醒。记得上个月有只自选股突然出了个监管问询函,那会儿我正在外面办事,手机“叮”一声收到公众号提醒,打开一看,AI已经分析完了:“问询函涉及财务数据真实性,属于中性偏利空,需关注公司后续回复质量”。要是以前,我肯定得等晚上回家翻同花顺消息,说不定还会错过当天的股价反应。
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和报告。评分是每天更新的,直接反映这只股票当前的舆情热度和好坏;报告里不光有消息汇总,还会分析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和业绩表现,相当于把股吧里的讨论、同花顺里的数据,还有专业分析整合到一起了。说实话,自从用了这个,我每天花在筛选信息上的时间至少少了一半,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对着股吧的帖子焦虑,也不用自己硬啃财务数据了。
当然,我知道很多朋友可能会说,“工具再好,是不是得花钱?”其实它有免费体验的,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这些基础功能的免费查看额度。像我这种主要看消息分析的,免费额度基本够用。如果你想更深入一点,比如看看财务健康度或者估值,也可以了解一下会员套餐,具体价格小程序里都有,反正我觉得比起自己瞎操作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如果你也跟我以前一样,觉得华泰证券股吧信息太杂、同花顺数据太多分析不过来,不妨试试这个办法。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里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先用免费额度体验体验,看看AI能不能帮你把信息梳理清楚。毕竟炒股这事儿,信息处理效率高一点,可能就能少踩一个坑,多抓住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