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新手朋友的留言,问打新股市值到底怎么算,是不是只要有钱买股票就行。其实打新市值看着简单,里面细节不少,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帮人解答打新问题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清楚。
先说说最基础的:打新股市值不是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持有多少符合条件的股票”。沪市和深市还不一样,沪市新股申购需要沪市的股票市值,深市(包括创业板、科创板,不过科创板有单独的开通条件)需要深市的股票市值,两者不能通用。比如你手里全是深市股票,沪市新股就没法申购,这点很多人一开始容易搞混。
然后是计算时间,不是当天买了股票当天就能打新。规则是按“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来算,T日就是申购日。举个例子,10月10日想申购新股,就得从9月11日到10月9日这20个交易日里,每天收盘后持有的沪市或深市股票市值加起来,再除以20,得到的日均市值就是你的申购额度。如果这20天里有几天没持股,那天的市值就算0,所以想稳定打新,最好别频繁空仓。
还有个细节:持有市值的股票类型有要求。必须是A股普通股,像ETF、LOF、港股通股票这些都不算,可转债、国债逆回购更不行。我见过有人拿ETF凑市值,结果一个签都申购不了,白白耽误时间。所以配置市值时,得认准“6开头”(沪市)和“00开头”“30开头”(深市)的普通股。
说完基础规则,再聊聊大家最关心的:怎么配置市值更高效?很多人觉得“随便买两只股票凑够市值就行”,其实这里面有讲究。比如沪市每1万元日均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1000股),深市每5000元对应1个申购单位(500股) )。要是你沪市日均市值1.5万元,也只能按1万元算,剩下的5000元就浪费了,所以尽量把市值凑成整数倍,比如沪市2万、3万,深市1万、1.5万,这样额度不浪费。
不过配置市值最关键的,还是得选“靠谱”的股票。毕竟打新是长期事,你得持有这些股票至少20天以上,要是选了财务有问题的公司,市值没凑够不说,股票本身跌了反而亏本金。这时候我一般会用希财网今年新上的希财舆情宝辅助判断。它有个“AI财报”功能,不光列核心财务指标,还会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财务AI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踩雷风险低;AI估值能看出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我用这个功能筛股票,至少能避开那些财务指标明显异常的公司,配置市值的时候心里更踏实。
另外,持有的股票要是突然出利空消息,股价大跌,市值缩水会影响打新额度,甚至本金受损。所以每天看看股票的舆情动态很重要。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就挺实用,它会实时监控全网消息,包括新闻、公告、研报这些,AI还能自动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更新舆情评分。我每天早上都会扫一眼持仓股票的舆情评分,要是评分突然下降,就赶紧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会写清楚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这样能及时判断要不要调整持仓,避免市值波动太大。
对了,市值不是越多越好,得结合自己的资金量。比如你有10万资金,全砸进一只股票凑市值,万一这只股票暴跌,打新还没中签,本金先亏了,得不偿失。可以分散配置两三只不同行业的股票,降低单一风险,具体怎么选,前面说的财务AI评分和舆情评分就能帮上忙。
最后提醒一句:打新虽然门槛不高,但想提高中签率,长期稳定的市值配置是基础。要是你还在为选什么股票凑市值发愁,或者想避开财务风险高的公司,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现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额度,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这些功能开通会员就能用,具体套餐和价格可以去小程序里看,投入不高,但能帮你把配置市值这件事做得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