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炒股那几年,我总觉得技术分析里最难的是成交量。K线好歹有形态,均线有趋势,但成交量这东西,忽高忽低,有时候量上去了股价涨,有时候量放大了股价反而跌,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逼着自己啃了不少书,结合实盘经验,慢慢总结出几句口诀,现在看盘时反而觉得成交量是最“实在”的指标。今天就把这些年验证过的“成交量口诀表”分享出来,都是干货,新手朋友可以记下来,老股民也可以对照着看看有没有忽略的细节。
第一个口诀:“量增价升,趋势延续?先看位置”
很多人觉得量增价升就是好事,其实得看股票在什么位置。如果是低位刚启动,成交量慢慢放大,股价跟着涨,这通常是资金进场的信号,比如主力开始建仓,这时候可以多关注。但如果股价已经涨了一大段,到了高位,突然放巨量,股价虽然还在涨,这时候就得小心了——我以前就吃过这亏,有只股票高位量增价升,以为还能涨,结果第二天就开始跌,后来才知道那天是公司股东在减持,资金借利好出货。所以量增价升不是万能的,还得看背后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利好支撑。
第二个口诀:“量缩价跌,跌势难止?未必见到底”
下跌的时候,成交量缩小,股价继续跌,这时候别以为缩量了就到底了。下跌初期,大家都不想卖,成交量自然小,这时候抛压还没释放完,跌势可能还会延续。但如果股价跌了很久,到了历史低位,成交量缩到地量,这时候反而可能是企稳的信号,因为该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不过这里有个坑,我以前以为地量就是底,结果公司突然出了个利空财报,股价又跌了一波。所以缩量下跌到底是不是底,还得看看公司最近有没有什么负面消息,业绩怎么样。
说到这里,其实我现在看成交量的时候,不会只盯着量价关系,一定会结合消息面一起看。毕竟现在的市场,一条突发消息就能让成交量和股价的规律失效。以前我得自己刷新闻、看公告,有时候消息太多看不过来,还容易漏掉关键信息。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算解决了这个痛点。它能实时监控股票的所有消息,不管是新闻、公告还是研报,AI会自动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对股价可能有什么影响。比如刚才说的高位量增价升,如果舆情宝提示有股东减持的利空消息,那这个量增价升可能就是假信号,得赶紧警惕。每天还有个舆情评分,评分高说明当前消息面整体向好,这时候量价配合的信号才更可靠。
第三个口诀:“量增价平,警惕反转信号”
股价没怎么动,但成交量突然放大,这情况得特别注意。如果是上涨过程中出现量增价平,可能是资金在出货——买的人多,但卖的人更多,股价被稳住了,但后续可能跌。如果是下跌过程中,股价横盘,成交量放大,可能是有资金在悄悄吸筹,这时候反而可能是反转的前兆。不过还是那句话,得结合消息,比如下跌中量增价平,是不是公司出了利好政策,资金开始进场了?
第四个口诀:“量缩价升,高位小心回调”
股价在涨,但成交量却越来越小,这就是缩量上涨。一般来说,上涨需要资金推动,缩量说明买盘不足,可能是主力在拉高出货,也可能是市场情绪开始谨慎。这种情况在高位出现的话,回调的概率很大。我以前见过一只股票,连续缩量涨了一周,看着很强势,结果突然一根大阴线下来,套了不少人。所以缩量上涨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舆情评分有没有下降,有没有机构开始下调评级,这些都能帮着判断风险。
第五个口诀:“天量天价,地量地价,信号要确认”
“天量见天价,地量见地价”是老股民常说的,但我得提醒一句,天量之后未必马上见顶,地量之后也未必马上见底,需要确认。比如天量出现后,如果后续还有持续的利好消息,股价可能还能再创新高;地量出现后,如果公司业绩持续恶化,地量之后可能还有地量。所以看到天量或地量,别急着操作,先看看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能帮你判断这个“天量天价”是不是真的顶部信号。
其实这些口诀,说到底是经验总结,但市场一直在变,单一指标很容易失效。我现在的习惯是,用口诀判断量价趋势,用希财舆情宝的消息面分析做验证,两者结合着来,出错的概率就小多了。而且舆情宝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查看额度,新手朋友完全可以先免费体验,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帮到自己。如果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毕竟现在做投资,花点小钱买个工具,能避免踩大坑,这笔投入还是挺值的。
最后想说,成交量分析是基础,但不是全部。记住口诀只是第一步,关键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尤其是消息面和公司基本面。如果觉得自己分析消息太费时间,或者怕漏掉关键信息,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能直接进入舆情宝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够用,试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