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茶馆碰到个老股民老张,他说自己炒股三年,直到上周才发现佣金比别人高了近一倍。"每次交易手续费扣多少,我从来没算过,以为都差不多。"他拍着大腿懊悔,"要是早知道,一年能省出好几千!"其实不光老张,我接触过的股民里,至少有六成说不清楚自己的佣金率。今天就把我这些年帮人查佣金的实操经验整理出来,三个方法,看完你就能自己动手查。
先说最简单的,直接在交易软件里找。打开你平时买卖股票的APP,比如同花顺、通达信,或者券商自己的APP,先登录账户,然后在"交易"页面往下翻,找到"交割单"或者"对账单"这一栏——不同软件名字可能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点进去后,随便找一笔最近的交易记录,里面会列着"佣金"这一项,金额旁边通常会标着费率,比如"5.00元(万5)",这个"万5"就是你的佣金率。不过要注意,很多券商有最低5元的佣金限制,比如你买1万元股票,就算佣金率是万3,实际也会收5元,这时候得用"佣金金额÷成交金额"自己算一下,才知道真实费率。
要是软件里找不到,或者看得眼花缭乱,直接打电话给券商客服更省事。拨通客服电话后转人工,跟客服说"我想查询一下我的股票账户佣金率",报上身份证号和资金账号,客服会直接告诉你。记得多问一句:"有没有包含规费?有没有最低收费?"有些券商报的佣金不包含规费,实际交易时还会多扣钱,这点得确认清楚。我之前帮一个朋友查,客服说万3,结果算下来加上规费快到万4了,这种细节不问清楚容易吃亏。
还有个最笨但最准确的方法,自己算交割单。找一笔完整的买卖记录,比如你以10元/股的价格买了1000股股票,成交金额就是1万元。如果交割单里显示佣金扣了5元,这时候用5元除以1万元,就是万5的佣金率;要是买了5万元股票,佣金扣了15元,15÷50000=0.0003,就是万3。不过得注意,沪市股票有过户费,深市没有,算的时候别把过户费当成佣金了——过户费一般是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1,金额很小,很好区分。
查完佣金后,很多人会问:多少算高?多少算低?现在市场上主流的佣金率在万1.5到万3之间,如果你超过万3,基本就能找券商协商调低了。记得有个客户,十年前开户时佣金是千1.5,后来我帮他查到后,他直接找券商降到了万2,一年光佣金就省了两万多。但说实话,佣金高低不是唯一标准,如果你一年就交易两三次,万3和万1.5差不了几十块钱,反而券商的服务、软件的稳定性更重要。
不过话说回来,控制佣金只是"节流",真正影响收益的还是"开源"——选到能涨的股票。我见过不少人佣金调到了万1.2,却天天追热点、做短线,一年交易上百次,手续费照样堆成山。这时候与其纠结万分之几的佣金,不如把精力放在选对股票上,减少无效交易。
这也是我最近常用希财舆情宝的原因。它虽然主要是做舆情分析和财务解读的,但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里面的"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两个功能特别实用。财务AI评分能直接看出公司财务健康度,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赚钱能力、偿债能力这些基本面越扎实;AI估值则会告诉你这只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还有多少上涨空间。我平时选股票,会先看这两个指标,评分低的直接pass,估值过高的也不碰,这样筛下来的股票,拿在手里心里更有底,自然不会频繁换股,交易次数少了,佣金支出也就跟着降了。
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财务AI评分85分,AI估值显示低估,预期上涨空间20%,我就建议朋友重点关注。后来这只股票慢慢涨起来,他拿了一个多月,中间没动过,光这一笔交易就比频繁短线操作省了好几百佣金。现在这个工具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用,每天都有免费的财务评分和估值查看额度,新手可以先试试水。要是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价格小程序里有套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对了,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重要消息推送,有时候股票出了紧急舆情,公众号会直接发提醒,挺方便的。
查佣金这事儿,花十分钟就能搞定,但很多人拖了几年都没做。其实投资就像过日子,既要会省钱,更要会花钱——把精力和成本花在刀刃上,选对方向比纠结细节更重要。希望今天说的这些方法能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炒股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