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看盘时总听说“放量上涨”“缩量调整”,到底怎么判断股票是不是放量了?其实这个问题不难,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跟大家聊聊怎么快速看出股票放量,以及放量背后需要注意的细节。
第一个方法,也是最直接的,就是看成交量柱状图。打开任何一款股票软件,K线图下方通常会有一排红色或绿色的柱子,这就是成交量。柱子的高度直接代表当天的成交量大小,柱子越高,说明当天成交的股数或金额越多。判断是不是放量,最简单的就是跟最近几天比。比如一只股票过去5天每天平均成交6000万元,今天突然成交了1.2亿元,柱子高度明显比前几天高很多,这就算放量了。不过要注意,不同股票不能直接比,大盘股每天成交几亿可能算正常,小盘股成交1亿可能就已经是天量了,得跟它自己的历史数据比才有意义。
第二个方法,结合均量线看更靠谱。光看单日柱子高低还不够,有时候某一天突然放量可能是偶然情况,比如有大资金瞬间进出。这时候可以调出成交量指标(VOL)里的均量线,一般软件默认有5日、10日、20日均量线,代表最近5天、10天、20天的平均成交量。如果当天的成交量柱体明显高于5日均量线,甚至超过2倍以上,基本就能确定是有效放量。比如5日均量线显示最近平均每天成交8000万,今天成交2亿,柱子远远高过均量线,这种放量就比较可信,不是偶然波动。
第三个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结合价格走势分析。放量本身只是成交量变大,关键是看它和股价的配合。比如股价上涨时放量,说明买盘积极,资金在主动流入,这种“量价齐升”通常是好事;如果股价下跌时放量,尤其是高位下跌放量,可能是资金在出逃,得小心。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股价在底部横盘很久,突然放量下跌,有可能是“最后一跌”,把不坚定的筹码洗出去,后续反而可能上涨。不过这些情况都需要结合消息面、资金面来判断,光看量价关系容易出错。
说到消息面,以前我自己看放量时最头疼的就是找原因。明明看到成交量突然放大,却不知道是公司出了公告,还是行业有利好,或者是机构在调仓。一个个翻新闻、查研报,不仅慢,还经常漏重点。后来我们希财网今年刚上线了希财舆情宝,用下来确实帮了不少忙。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股票的新闻、公告、研报、分析师观点这些消息,每一条都有AI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生成每天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比如看到某只股票突然放量,我直接打开舆情报告,里面会写清楚股价异动原因,是业绩超预期了,还是有政策利好,技术面和业绩表现也会分析,不用自己到处找信息了。紧急消息还会通过希财网公众号推送提醒,生怕你错过重要内容。
对了,现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额度,不够用再考虑会员。说实话,这点投入比起自己瞎猜、漏看消息造成的损失,真不算什么。而且它不光能看舆情,还有财务分析、研报汇总这些功能,后面有机会再跟大家细说。
最后再提醒一句,判断放量还要注意换手率,尤其是小盘股。换手率=成交量/流通股本,换手率突然升高,往往是放量的信号。但不同板块换手率标准不一样,比如科技股平时换手率可能就在5%以上,传统行业可能1%就算高了,得多观察自己关注的股票平时的换手率水平。
总的来说,看股票放量就这三个实用方法:对比成交量柱状图、结合均量线、分析量价配合。记住,放量只是表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才是关键。如果觉得分析消息太费时间,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AI帮你解读消息,每天还有免费额度,真心推荐大家体验下。想了解更多看盘技巧,也可以关注我们希财网公众号,后续会分享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