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老股民朋友问我,手里的股票清仓时要不要留100股底仓,说看有些人一直这么做,自己拿不准。其实这个操作我自己也用了好几年,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聊聊,到底什么情况适合留底仓,留了之后要注意什么。
先说为什么有人喜欢留100股底仓。我最早留底仓是因为“怕忘”。2019年的时候,我清仓了一只科技股,当时觉得估值有点高,结果半年后行业出了技术突破的利好,股价直接拉了一波。等我想起来这只股的时候,已经错过启动期了。后来学乖了,只要是研究过、觉得基本面还行的公司,清仓时就留100股,相当于给自己留个“备忘录”。每天打开账户能看到它,就不会彻底忘记这家公司的业务逻辑和之前跟踪的要点,后续行业有动静能更快反应。
还有个实际的好处是成本记忆。比如10元买的股票,涨到15元卖了大部分,留100股的成本可能显示负几十元,看着账户里的“盈利”数字,心理上会舒服点,下次再关注这只股时,对历史价位的记忆也更清晰。不过这点得提醒,别被负成本迷惑,留底仓的核心还是跟踪公司本身,不是为了账户好看。
但不是所有股票都适合留底仓。我踩过坑,之前留过一只业绩连续亏损的公司,想着万一重组呢,结果底仓留了一年多,公司被ST,每天看着账户里那100股的亏损提醒,反而影响心态。后来总结出两条原则:要么是行业前景好、公司有核心竞争力的,要么是自己研究透了、能看懂业务模式的。垃圾股、财务数据乱七八糟的,就算股价波动大,也别留底仓占用精力。
留了底仓之后,最麻烦的是跟踪。每天要刷新闻、看公告、翻研报,生怕错过重要消息。尤其是遇到公司发季报、出突发公告的时候,一条条看下来太费时间。今年我们希财网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把留底仓的几只股票都加进了自选,它能实时监控全网的舆情,包括新闻资讯、公告、分析师观点这些,每条消息AI都会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标注影响程度。比如前阵子有只底仓股发了业绩预告,舆情宝直接解读出“营收符合预期,但利润增速略低于机构预测,短期可能承压”,比我自己啃公告快多了。每天它还会更新舆情评分,分数高说明近期消息面整体向好,低了就要多留意风险,紧急消息还会通过希财网公众号推送提醒,省了我不少盯盘时间。
另外,留底仓不是“放着不管”。我每周会看一次舆情宝生成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汇总,还有技术面和业绩表现的分析。比如上周一只消费股突然跌了5%,报告里直接指出是“市场担心原材料涨价影响毛利率,叠加某券商下调短期评级”,我结合之前跟踪的行业数据,判断是短期情绪影响,就没慌。要是光看股价波动,很容易误操作。
还有个提醒,底仓数量别太多。我试过最多留10只,结果每天看舆情报告都得花半小时,反而成了负担。现在控制在5只以内,每只都是精挑细选的,跟踪起来更专注。
最后说回来,留100股底仓本质是个工具,不是必须操作。如果你是短线交易,快进快出,留底仓意义不大;但如果是中长线思路,想对看好的公司保持关注,留底仓加上合适的工具辅助,确实能提高跟踪效率。对了,希财舆情宝现在有微信小程序,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舆情解析和报告,想试试的朋友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不用下载APP,直接在微信里就能用,对咱们留底仓跟踪消息来说,挺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