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个老股民问我:"都说做空能赚钱,但为啥我连融券按钮都找不到?"这话让我想起十年前刚入市时,自己偷偷查遍所有券商APP,愣是没搞明白怎么反向操作的窘境。其实做空就像股市里的"镜子世界",看似和做多对称,实则藏着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今天我就掏心窝子和大家聊聊,散户到底要不要趟这摊"浑水"。
先给新手朋友打个底,做空说白了就是"先借后还"。比如你觉得某只股票要跌,先跟券商借来股票高价卖出,等股价真的跌了再低价买回来还上,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听起来挺美是不是?但真操作起来,券商营业部的大户室里,十个有九个都吃过做空的闷亏。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实操方法。目前A股主要有两种合法做空方式:融券和股指期货。融券的门槛倒是不高,50万资产就能开户,但问题是——你想做空的股票,券商仓库里未必有货。我有个朋友去年想融券某只热门股,结果发现全市场只有3万股的券源,还没等他下手就被抢光了。再说股指期货,这玩意儿比融券更刺激,保证金制度能让你一天之内既可能翻倍也可能爆仓,我亲眼见过有人用50万本金三天赚到200万,也见过老手五年积蓄一周清零。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做空到底值不值得玩?我的建议是,散户最好把做空当"防狼喷雾"而不是"冲锋枪"。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大盘明显要崩的时候,拿小仓位对冲风险,而不是天天想着靠做空发财。举个例子,2022年4月那波急跌,我用了两成仓位做空股指,结果不仅保住了主仓位的利润,还额外赚了15%的避险收益。但要是天天做空,光是手续费和利息就能把你拖垮。
不过做空最要命的还不是技术门槛,而是信息差。去年某上市公司突然被曝财务造假,股价当天暴跌30%,你知道机构投资者是什么时候收到风声的吗?提前整整两周!人家有专门的舆情监控团队,我们散户呢?等看到新闻时,券源早被抢光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开始用希财舆情宝,它的实时监控功能确实能帮我在重要消息出来的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有次还提前预警了某个政策变动,让我躲过一记闷棍。
说到这不得不提做空的心理战。做多时套牢了还能装死,做空可是每天都要付利息的,那种被逼空的感觉就像胸口压着块大石头。我有次融券做空某周期股,明明基本面已经恶化,但主力硬是拉了三根大阳线,最后被迫平仓亏了20%。后来看舆情宝的机构报告才发现,原来那段时间有家百亿私募在悄悄建仓。
最后给想尝试的朋友三个忠告:第一,永远不要满仓做空,给自己留足补仓的子弹;第二,重点关注政策风向和行业周期,比如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前就是不错的做空窗口;第三,善用工具打破信息茧房,我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就是看舆情宝的股票日报,它把全网的重要消息都翻译成了"人话",连突发消息对股价的影响都用红绿箭头标得清清楚楚。
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市场这么弱,是不是做空的好时机?"我的回答是:与其整天纠结多空,不如先把基本功练扎实。就像学游泳得先会换气,炒股也得先看懂市场的情绪。上个月我发现舆情宝新出了个"多空风向标"功能,能实时显示主力资金的多空比例,这对判断市场情绪特别有帮助,关键是一天才一块钱,少抽半包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