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3个信号识别技术性熊市,散户用这招高效避险!

资深唐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唐经理 股票顾问
股票领域达人 投资者教育作者
咨询TA

最近打开股票软件,看到满屏绿油油的K线,心里咯噔一下——这行情,怕不是又碰上技术性熊市了?说实话,去年我也被这玩意坑过,当时看着账户缩水20%,急得整宿睡不着。今天咱就唠唠这事儿:技术性熊市到底是啥信号?会折腾多久?散户该怎么应对?

3个信号识别技术性熊市,散户用这招高效避险!

先说个反常识的观点:技术性熊市不一定是世界末日。它就像天气预报里的“局部暴雨”,可能突然倾盆而下,也可能转瞬即逝。就拿港股来说,去年10月恒生科技指数刚跌进技术熊市,结果没几天就拉起来了。可到了11月,它又跌了第二次,这回套牢盘太多,挣扎了小半个月才缓过劲。你看,同样是跌20%,结局天差地别。

技术性熊市有三大典型信号,咱们散户得记牢。第一是价格“地板塌了”——指数从高点摔下20%,就像你家小区房价突然打八折,谁不慌?第二是均线“排队跳崖”,5日、20日、60日均线统统向下,这时候千万别接飞刀。第三是技术指标集体“亮红灯”,MACD死叉、KDJ超卖,这些指标就跟汽车仪表盘似的,该刹车就得踩。

但光知道信号还不够,关键得看懂背后的门道。比如今年3月的澳洲股市,明明经济数据不错,可标普指数硬是从高点跌了10%,为啥?因为外资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疯狂撤退。这时候就得用工具盯紧资金流向,我最近习惯用希财舆情宝看实时资金监控,它连南向资金买了哪些板块都能秒推,比手动翻公告快多了。

说到持续时间,这里有个规律:政策市比经济市短,局部熊比全面熊好得快。像A股2018年那轮技术熊市,磨了整整7个月,可2022年4月那波,政策底一出,1个月就V型反转。现在这行情,我的经验是盯紧两个指标:一是成交量能不能缩到高位的三分之一,二是龙头股敢不敢带头反弹。

散户这时候最忌“躺平装死”。去年我有个教训:某科技股跌了25%还硬扛,结果公司突然爆出减持,又往下砸了15%。后来学会用舆情监控工具,每天花1分钟看看自选股有没有突发利空。比如上个月,我持有的消费股突然被舆情宝标红预警,点开一看原来是行业政策收紧,赶紧减仓,成功躲过8%的跌幅。

话说回来,技术性熊市未必全是坏事。2023年新能源板块跌进熊市时,龙头公司市盈率被打到20倍以下,后来抓住年报业绩超预期的机会,三个月就涨了40%。关键得会找“错杀股”,这时候舆情宝的机构报告就派上用场了——它能汇总全网研报,把目标价、业绩预期这些干货整理成白话文,比我自己翻50份PDF高效多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股市里最贵的成本是时间,最深的坑是信息差。与其天天盯着分时图焦虑,不如把专业的事交给AI工具。就像我家楼下卖煎饼的大哥说的:“花1块钱省1小时,这买卖划算!”(悄悄说,现在点文末链接能免费体验舆情宝,监控3只自选股完全够用)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