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人问我,执行利率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概念和我们贷款时要还的利息直接挂钩,得弄明白才行。执行利率,简单说就是银行或者贷款机构最终给你放贷时,用来计算利息的那个实际利率。它不是随便定的,通常是在基准利率或者LPR的基础上,根据你的资质、贷款产品类型等因素调整后的结果。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执行利率和基准利率有啥不一样?基准利率是央行给出的参考利率,是个基础数;而执行利率是你自己贷款时拿到的具体利率,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不同。比如有的房贷执行利率是LPR加几个基点,有的是减几个基点,这都是执行利率的具体表现。
执行利率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它直接决定了每个月要还多少利息,以及整个贷款期限内的总利息。如果执行利率高,每个月的月供里利息部分就多,总利息也会增加;反之,利息就少一些。所以贷款时一定要确认清楚自己的执行利率,别糊里糊涂签字。
那怎么查自己的执行利率呢?方法很简单。首先看贷款合同,合同里肯定会明确写执行利率的数值或计算方式;其次登录贷款银行APP,在贷款详情页能查到;还可以打客服电话咨询,他们会告诉你准确信息。
申请贷款时,怎么争取更低的执行利率?保持良好征信,没有逾期记录是基础;提供稳定收入证明或资产证明,让银行觉得你还款能力强;多对比不同贷款产品,选利率更优惠的,这些都能帮你拿到更低的执行利率。
总的来说,执行利率不是抽象概念,和实际还款息息相关。贷款前搞懂它,贷款时确认它,才能更好管理贷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