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人问我,年化利率36%是不是高利贷。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只看数字,得结合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高利贷的界定有法律依据。对于民间借贷来说,年化利率36%是关键分界线。如果约定利率超过这个标准,超过部分的利息,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也就是说,哪怕合同写了更高利率,超过36%的部分在法律上无效。
另外要注意隐性费用。有些机构不直接写高利率,而是收手续费、服务费等。这时候得把所有费用折算成年化利率,看实际是否超36%。超了的话,超过部分同样不受法律保护。
还有,借钱前一定要仔细看合同条款,特别是利息和费用部分。别只看表面利率,把所有可能的费用都算进去,不清楚的条款先问明白再签,别稀里糊涂借钱。
如果已经借了超36%的贷款,也不用慌。超过部分的利息可以协商不还;对方强制催收,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比如咨询法律人士或向相关部门反映。
总之,判断是否高利贷,核心是实际年化利率是否超法律界限。36%是红线之一,超了的部分法律不支持。借钱时要擦亮眼睛,算清实际利率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