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对贷款恶意透支的理解有点模糊,总觉得就是逾期不还,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贷款恶意透支本质上是主观故意的违约行为,指借款人明明有能力偿还贷款,却故意拖欠,或者用不正当手段逃避还款责任。

普通逾期和恶意透支不一样。普通逾期可能是忘记日期或临时周转不开,只要及时补上态度积极,一般不会被认定为恶意。而恶意透支有明确的主观恶意,比如贷款时就没想过还,或者拿到钱后失联,不接催收电话甚至换联系方式让机构找不到人。
判断恶意透支通常看几个点:一是用虚假信息申请贷款,比如伪造收入证明拿贷款后不还;二是贷款到账后挪作非约定用途,比如经营贷拿去挥霍后无力偿还也不沟通;三是明明有稳定收入或可变现资产,却故意拖欠甚至转移资产逃避还款。
被认定恶意透支后果比普通逾期严重。首先影响征信,留下不良记录,以后贷款办卡都难。更重要的是可能涉及法律责任,机构有权起诉要求偿还本金利息,甚至承担违约金。情节严重的话还会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处罚。
避免恶意透支其实不难。贷款前要评估还款能力,别申请超出承受范围的额度;贷款后设置还款提醒,避免忘记;暂时还不上别逃避,主动联系机构协商调整计划,比如延长期限或分期,大部分机构愿意沟通;贷款用途严格按合同来,不挪作他用,保证还款能力也不会被认定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