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留言,都是问“微粒贷显示逐步开放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作为天天和信贷产品打交道的人,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跟大家掰扯清楚这个事儿——毕竟这关系到不少人想了解的信贷工具使用问题。
先直接说结论:“逐步开放中”不是说系统在“加载”或者“维修”,而是微粒贷的开通资格目前采取的是分批次、分用户群体的邀请制。简单讲,就是平台不会一下子对所有人开放入口,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慢慢把资格给到符合条件的用户。打个比方,就像小区新开了家超市,第一天先对1号楼业主开放,第二天再开放2号楼,不是所有人同时能进去购物,微粒贷的开放逻辑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搞“逐步开放”?说实话,这和信贷产品的风控逻辑直接相关。你想啊,任何贷款产品都得先评估用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情况,要是一下子全开放,平台很难短时间内做好风险筛选。而且,逐步开放也能让平台根据用户反馈调整规则,比如之前有用户反映额度评估不准,平台就能在后续开放中优化算法,这对用户体验也是好事。前阵子我看某论坛有人说,自己所在的城市一开始只有部分银行代发工资用户能开通,后来才慢慢放宽到普通上班族,这就是“逐步”的具体体现。
那具体怎么“逐步”呢?我翻了不少用户反馈和平台公开信息,发现主要看这几个维度:首先是微信支付的使用频率,比如日常转账、消费、发红包多的用户,被系统“看到”的概率更高。其次是个人征信,征信报告里没有逾期记录、负债不高的用户,更容易进入开放名单。还有就是微信账户的活跃度,长期不用微信支付的账号,基本不会在优先开放范围内。前几天有个用户跟我说,他每月用微信还信用卡、交水电费,突然有天就收到了开通邀请,这就是典型的“高频用户被优先开放”的例子。
普通用户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逐步开放”的名单里?其实很简单,打开微信,进入“我-支付-钱包”,如果能看到“微粒贷借钱”的入口,就说明你已经在开放范围内;要是没有这个入口,只显示“逐步开放中”或者干脆不显示,就说明暂时还没轮到你。这里要提醒一句:千万别信网上那些“花钱强开微粒贷”的广告,上周还有用户跟我吐槽,说被骗了2000块,结果入口还是没出来。记住,微粒贷从来没有“强开”渠道,所有说能帮你开通的都是骗子。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我能不能主动申请开放?”目前来看是不行的。微粒贷的开通完全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评估,人工无法干预。所以与其琢磨怎么“催”系统开放,不如先把自己的信用和账户活跃度提上去:比如按时还信用卡、房贷,别让征信有污点;日常多用微信支付消费,让系统知道你是活跃用户。之前有个朋友,征信一直很好,但微信支付用得少,后来他开始用微信交燃气费、买菜付款,大概三个月后,就收到了开通通知——这就是用实际行为让系统“看到”你的信用和需求。
总之,“微粒贷逐步开放中”本质上是平台在平衡风险和用户需求的一种方式。对咱们普通用户来说,不用着急,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和账户活跃度,系统自然会在开放时“找到”你。要是暂时没开通也别焦虑,信贷产品那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