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贷款

花呗大学生现在还能用吗?2025年政策解读及替代方案

资深陈经理            来源:希财网
资深陈经理 贷款顾问
财经领域达人 专业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大学生朋友的私信,问现在还能不能用花呗。作为在信贷行业摸爬滚打了八年的人,今天就结合最新政策和实际案例,跟大家说清楚这件事。

花呗大学生现在还能用吗?2025年政策解读及替代方案

先给结论:2025年,在校大学生新用户已经无法开通花呗,2021年之前注册的老用户账户也大多处于“额度限制”或“功能冻结”状态。可能有人会说“我同学去年还能用啊”,别急,咱们一点点理清楚。

这事得从2021年说起。当时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花呗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的消费信贷产品,自然要跟着政策调整。

我翻了下当时的公告,2021年8月花呗就发过声明:对存量大学生用户,会逐步完成身份核实,根据监管要求调整额度或暂停服务;新用户注册时,若系统识别为在校大学生,会直接提示“暂不符合开通条件”。到2023年,我接触到的案例里,已经很少有大学生能成功开通花呗了。

那2021年之前注册的老用户呢?上个月有个大二的学弟跟我视频,说他2020年用高考后办的身份证开通了花呗,当时额度有3000元。2021年政策出来后,额度突然降到500元,而且每次消费超过200元就要验证父母手机号——后来他嫌麻烦就没再用,现在登录APP显示“账户已暂停使用,毕业可申请恢复”。这种情况很典型,监管的核心就是防止大学生过度借贷,所以老用户要么额度被压到很低,要么需要额外的风险验证,实际上等于变相限制了使用。

可能有人会问:“我用别人的身份证认证行不行?”千万别这么做!前阵子有个学生跟我说,他借了表哥的身份证开通花呗,结果表哥自己要用时发现征信有问题——现在信贷产品都接入征信系统,冒用他人身份不仅会影响对方征信,自己也可能被纳入失信名单,得不偿失。

那大学生现在想应急用钱怎么办?这里给几个合规的方向:

第一,用父母信用卡的附属卡。很多银行的信用卡都支持办理附属卡,主卡人可以设置额度(比如每月500-1000元),既能满足基本消费,又能让父母看到消费记录,避免乱花钱。我身边不少家长都用这种方式,既放心又能帮孩子培养理财习惯。

第二,储蓄卡+勤工俭学。现在很多高校都有勤工俭学岗位,每月能赚800-1500元,加上生活费,基本能覆盖日常开销。我认识的一个大三学生,在图书馆做管理员,每月工资刚好够他买教材和偶尔聚餐,从没借过钱。

第三,学校的应急基金。很多高校都有“困难学生临时补助”,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生病、买教材),可以向辅导员申请,一般1-3个工作日就能到账,而且是无息的,这才是最安全的“应急通道”。

说实话,每次看到有学生因为想开通花呗焦虑,我都想提醒大家:信贷工具本质是服务生活,不是负担。大学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别被“先花后还”的便利冲昏头脑。如果真的需要用钱,优先找家人沟通,或者用合规的方式解决,远比冒险用不合规的信贷产品靠谱。

最后再强调一句:2025年的今天,大学生想直接用花呗基本不可能了。与其纠结怎么开通,不如把精力放在规划生活费、提升自己上——等毕业工作后,有了稳定收入,合规的信贷工具自然会向你开放。

广告
?x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