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客户老张找我,说他儿子准备买房,结果拉征信报告一看,去年下半年有7条贷款审批查询记录,全是他儿子当时想换车,在不同汽车金融公司和网贷平台点“预审额度”留下的。现在银行说“近期查询太频繁,怀疑资金紧张”,房贷审批卡住了。老张急得直问:“这些查询记录到底多久能消除啊?会不会影响一辈子?”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帮客户处理征信问题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先得说清楚,征信报告里的查询记录,不是所有都一样。你自己在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查的“个人查询”,一年查个两三次,完全没问题,银行根本不看这个。关键是“机构查询”,这里面门道多。比如你申请信用卡时,银行查你的征信,叫“信用卡审批”;申请贷款时,贷款机构查你,叫“贷款审批”;还有担保资格审查,这些都算“硬查询”——因为这些查询背后,往往意味着你在“借钱”。而像你办了信用卡后,银行定期查你的征信,叫“贷后管理”;或者你办房贷后,银行每年查一次,这叫“软查询”,这种查询记录再多,对征信影响也不大,银行一般不会在意。
那这些查询记录到底能在征信上待多久?我翻了央行征信中心的官方说明,也跟很多银行风控部门的朋友聊过,统一答案是:2年。从查询当天开始算,满24个月,这条记录就会从征信报告里自动消失,不管是硬查询还是软查询,都是这个规矩。不像逾期记录,得5年才能消除,查询记录的“保质期”其实短多了。
但别觉得2年短就无所谓,硬查询记录太密集,短期内真的会影响贷款。我去年碰到个客户小林,她想申请一笔装修贷款,收入稳定,也没逾期记录,结果征信一拉,近3个月有5次贷款审批查询,全是她帮朋友“砍一刀”时,不小心点了网贷平台的“测额度”留下的。银行客户经理直接跟我说:“这客户一看就是到处点网贷,风险太高,不敢批。”后来小林等了3个月,期间没再申请任何贷款,再去申请就批了。所以记住,银行看查询记录,主要看“近3个月”“近6个月”的硬查询次数,一般来说,半年内硬查询不超过6次,贷款通过率会高很多。
经常有人问我:“能不能花钱找人把查询记录消除?”我每次都得严肃提醒:不可能!征信记录是央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的,数据由各家金融机构上报,系统自动记录,谁都改不了。前几年有新闻说有人被骗几万块,号称“内部渠道消除查询记录”,最后钱没了,记录还在。真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等时间,别信偏方。
那怎么避免查询记录太多?给大家几个实在的建议。第一,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前,先自查征信。自己查的“个人查询”不影响,去央行征信中心官网查,或者线下央行征信分中心打印,花10分钟看看自己有多少查询记录,心里有数。第二,别随便点网贷App上的“测额度”。很多人好奇点一下,以为看看而已,其实只要你填了信息、授权查询征信,就算一次硬查询,哪怕你没借钱。第三,集中时间申请。比如你需要贷款,先选2-3家靠谱的机构,在1-2周内集中申请,银行一般会把这段时间的多次查询算成“一次”需求,影响小些。第四,发现非本人查询,赶紧投诉。如果征信上有你没授权的查询记录,比如被冒名贷款查了征信,马上打央行征信中心客服电话400-810-8866,或者向金融消费投诉热线12378反映,要求机构删除错误记录。
最后想说,查询记录消除后,征信会恢复正常,但前提是你没有其他逾期记录。如果本身有逾期,那就算查询记录消除了,逾期记录还得等5年才能消,贷款照样受影响。所以保护征信,既要少点不必要的查询,也要记得按时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