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服务

微信咨询

金融难题随时在线解答

未开通
一对一专业解答

预约咨询

预约顾问,提供专属服务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快速解答疑惑

未开通
个人主页 他的笔记他的评论他的文章他的问答他的视频
他的笔记
科技股全线回调,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2.51%,中金:“含科”部分仍是中长期主线
3月31日午后,恒生指数跌1.69%,恒生科技指数跌2.81%,再鼎医药、华虹半导体、微创医疗、蔚来-SW等跌幅居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2.51%。

对于近期连续调整,中金公司指出,近期催化剂相对不足,叠加短期事件如小米配股、关税等带来的情绪扰动,均使得市场在情绪和估值已经透支情况下震荡回调。当前,由情绪和预期主导的“第一阶段”修复基本完成,投资者分歧加大,后续盈利能否接棒将直接决定能否打开进一步的上行空间。

该机构认为,本轮行情的本质是DeepSeek引发科技板块重估,因此恒指40%的“含科”部分仍是中长期主线。策略上,低迷时积极介入,亢奋时适度获利。

国泰君安持相似观点,研报指出,从已公布的企业财报来看,主要科技互联网企业盈利超市场预期,多数企业有计划加大对算力、AI领域的资本开支计划。往前看,短期市场进入观望和调整持仓结构阶段,但不改中长期向上趋势,科技相关行业仍是中长期的主线逻辑。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期美元指数维持在较高的位置,港元兑美元汇率仍然表现更为强势,侧面反映港元资产的需求上升。期间,外资主要净流入港股科技互联网和消费行业。



内资方面,南向资金持续加仓港股,年内净流入4357亿港元。由于政策和产业预期改善,除了银行和通信依旧受到内资的追捧外,内资的配置重心逐步向科技互联网和消费行业倾斜,反映内资的选股偏好由去年的追求确定性,到今年逐步加大关注成长性。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CNY)主要覆盖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不仅覆盖互联网行业,还纳入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行业,权重股包括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等各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
阅读全文
2025-03-31
国产设备龙头密集发布新品,机构直言本土半导体或逐渐从“替代”走向“引领”!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早盘放量溢价
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开盘震荡,三大股指悉数飘绿,盘面上AI产业链跌幅居前,半导体表现相对较强。

聚焦上游设备、材料的中证半导指数小幅下跌0.36%,成份股中至纯科技涨逾5%、中科飞测、江丰电子、安集科技涨逾2%,华峰测控、盛美上海、沪硅产业多股跟涨。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早盘围绕水位线窄幅震荡,截至发文跌幅0.39%,成交额放大至5166万元。分时图上持续溢价交易,指向资金面或较为活跃。上交所数据显示,上周五该ETF获1042万元资金净申购买入。



【本土设备龙头密集推出新品】

消息面上,SEMICON CHINA展会影响仍在发酵。本次上海国际半导体展会,国产企业大放异彩,密集推出新产品。其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均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前十权重股。

其中北方华创带来多款设备方案,并重磅发布两款新品,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首款12 英寸电镀设备(ECP)——Ausip T830,半导体设备版图进一步拓宽。

盛美上海晶圆级与面板级封装设备亮相,部分新产品包括Tahoe-SPM 清洗设备、单片高温硫酸清洗设备、面板级先进封装电镀设备等。

中微公司发布12 英寸边缘刻蚀设备Primo Halona,关键工艺全面覆盖再进一步,同时推出多款LPCVD 薄膜设备和ALD 薄膜设备新产品,并获得了重复性订单,以及新开发硅和锗硅外延EPI 设备等多款新产品,也将在近期投入市场验证。

此外,新凯来首次公开亮相,其从薄膜沉积设备到光学检测系统,展台几乎覆盖了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为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机遇。

【机构看好半导体设备逐渐从“替代”走向“引领”】

华福证券认为,国产设备厂商正通过技术差异化和产品平台化战略,重构全球半导体市场话语权。此外,设备蓬勃推出直接拉动上游零部件供应链进入黄金周期。该机构认为,本届展会亮点纷呈,其展现了我国半导体产业正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卡脖子”困境,并逐渐从“替代”走向“引领”。

招商证券表示,新凯来首次亮相,展示扩散、刻蚀、薄膜、量检测四大类产品,标志国产设备实力进一步提升;此外,国产设备新品不断推出,平台化布局日益完善,细分工艺创新加速。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新品发布及平台化布局进展,以及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维持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逐渐补齐 国产替代并购整合有望加速。2025年SEMICON大会火爆程度再创新高,行业持续迸发新活力,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头部厂商持续高歌猛进,各类新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逐渐补齐。国产替代并购整合有望加速。同时也关注到,国内市场参与者增多,各家厂商加速平台化布局,行业逐渐进入“战国时代”,未来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
阅读全文
2025-03-31
“抢装潮”催动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光伏龙头ETF(159609)标的指数汇聚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
截至10:05,光伏龙头ETF(159609)成分股TCL科技涨1.35%,吉电股份涨1.33%,帝尔激光、金开新能、浙江新能等纷纷上涨。

受光伏抢装潮影响,供应链价格近期持续上涨。数据显示,晶硅光伏组件价格在去年12月份触及0.07美元/瓦低位后,今年3月份出现反弹,涨至0.08美元/瓦;光伏级多晶硅则从去年7月份的4.36美元/千克低位一路上涨,3月19日最新报价为5.04美元/千克。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玻璃4月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大幅改善,测算头部电池片产能已实现盈利,各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新政紧锣密鼓制定中;重申4月内板块将迎来对需求侧悲观预期的修正。

光伏龙头ETF(159609)紧密跟踪光伏产业指数。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将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光伏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

最新数据显示,光伏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隆基绿能、阳光电源、TCL科技、特变电工、通威股份、TCL中环、晶科能源、正泰电器、德业股份、晶澳科技。



相关产品:

光伏龙头ETF(159609)
阅读全文
2025-03-31
四大行定增方案公布,江阴银行、建设银行走强!机构:中长期是增强分红可持续
3月31日,银行板块低开后逐步翻红走强。银行ETF优选(517900)涨0.07%,成分股江阴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涨幅居前。截至3月28日,该基金获资金连续4日净流入,累计超1100万,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超5400万

image

3月30日晚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别发布了最新公告。其中,中国银行获财政部战略投资,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650亿元;建设银行拟引入财政部战略投资,募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50亿元;交通银行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00亿元,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亿元;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定增募资,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75.8亿元。据悉,上述募资均用于补充各行核心一级资本。



分析指出, 财政部牵头四大行超5000亿元定增落地,将直接强化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通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显著提升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尤其对基建、绿色金融等长期信贷投放形成支撑。此外,财政部认购还释放了政策信号,既稳定了国有资本主导地位,又将平衡中小股东利益,缓解市场对银行股估值压力。“资本补充潮”或带动金融板块估值修复,并为券商投行业务、资管机构提供增量空间;而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强化,也将进一步巩固金融体系稳定性。



招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对于大行而言,虽然注资有一次性股息摊薄影响,但政策层悉心安排,通过溢价梯度去平衡规模和摊薄的影响,而且摊薄后大行股息率仍明显高于AH股市场平均水平,注资后拉长看动态股息率更可持续,长期配置价值依旧。



银行ETF优选(517900)跟踪的银行AH指数,在AH市场进行轮动策略,优选低估标的,反映在中证银行指数上使用AH价格优选投资策略的整体表现。场外投资者可借助联接基金(A类:016572;C类:016573)介入。
阅读全文
2025-03-31
市场震荡、科技股回调,红利为何逆势收涨?
临近四月季报期,市场风格悄然生变,逐渐回归谨慎叙事。以AI产业链为代表的科技股,虽长期发展逻辑清晰,前景广阔,但短期却陷入缺乏催化剂的困境。部分科技个股处于高估值区间,且业绩支撑不足,回调压力如高悬之剑,令投资者心生忧虑。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资金开始寻觅新的投资方向,红利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就拿上周来看,当市场震荡,科技板块大幅回调的背景下,不少红利资产都录得收涨,比如中证红利ETF(515080)。

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处于降息周期,低利率环境逐渐形成,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红利策略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方面,低利率使得传统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下滑,而红利资产凭借其较高的股息率,成为资金的理想栖息地;

另一方面,经济弱复苏过程中,企业盈利增长面临挑战,而那些具备稳定分红能力的企业,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收益保障。尤其是在市值管理指挥棒下,央国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显著增强。

据资料显示,中证红利 ETF(515080)成份股覆盖全行业,汇聚众多国企央企分红大户,稳字当头。从行业分布来看,其跟踪的中证红利指数囊括能源、金融、工业等多个领域,分散化投资有效降低了单一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能源板块,像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巨头,长期稳定的分红表现有目共睹;金融领域,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凭借庞大的业务规模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分红持续且丰厚。这些优质企业的汇聚,使得中证红利 ETF(515080)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收益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3月30日晚间,中证红利 ETF(515080)成份股中国石油披露2024年年报,成绩斐然。按照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46.8 亿元,同比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

从分红数据来看,截至目前,中证红利ETF(515080)已累计分红12次,近期也进行了今年第一次分红。过去五年分红比例分别为 4.53%、4.14%、4.19%、4.78%、4.66%,分红表现相对持续、稳定,可预期性强。这种稳定的分红,为投资者提供了持续的现金流回报,无论是追求稳健收益的长期投资者,还是在市场动荡时期寻求避险的资金,中证红利 ETF(515080)都极具吸引力。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其联接基金(A 类 012643;C 类 012644)参与布局。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3-31
AI投资热潮能否在二季度再度开启?
经历一季度政策暖风与科技股的轮动博弈后,投资者对二季度的布局方向尤为关注。

尤其是近几周调整较大的AI科技板块,不少领域从高位都来到了较低的位置,似乎预示着新一轮的机会即将到来。

比如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上周五时隔6个多月再度跌破半年均线,云计算ETF(159890)离半年均线也仅剩2%的距离了。



总体来看,短期A股或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业绩确定性将会成为4月市场风格超额收益主要抓手。而AI产业链产业趋势仍在演绎,整体景气度稳中向好。像此前阿里巴巴、腾讯等AI巨头都展现出了很高的业绩表现,这也或将带动A股AI企业业绩超预期,适度回调反而是较优上车机会。

正如市场共识所言,AI将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建模,其渗透率的提升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飞跃,更可能开启第三轮全球创新浪潮。

而这两个ETF的走势,和当下大热的AI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或为我们二季度的投资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半导体设备作为AI硬件的基础设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从光刻机到刻蚀设备,从晶圆检测到封装技术,每一轮AI技术升级都伴随着半导体设备需求的激增。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加速向进度更高的工艺迈进,国产替代进程也在政策扶持下提速(上周的新凯来推出数十款半导体装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将为相关板块提供了双重增长动力。

而在AI产业链的中下游,云计算则扮演着"数字中枢"的角色。云计算不仅是AI大模型的算力底座,更是实现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核心平台。随着AI应用场景的拓展,企业对云原生安全、成本优化、垂直应用等需求持续升级,对于算力的需求也会更加急迫。

总体来看,站在当下AI技术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的关键节点,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与云计算ETF(159890)这两只产品正成为投资者把握科技浪潮的“硬核抓手”。前者为算力提供物理载体,后者为数据流动构建数字中枢,两者的协同效应正在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的红利窗口。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2025-03-31
医药价值重估!业绩持续超预期,恒生医药ETF涨近2%
医药业绩利好频传,行业龙头恒瑞医药营收净利润均创新高,其2024年营收279.85亿,同比增长22.63%,归母净利润63.37亿,同比增长47.28%。

值得一提的是,其创新药的销售收入138.92亿(含税),同比增长30.60%。康方生物2024年新药销售收入也超2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3月31日早盘,恒生科技指数受海外冲击再度调整,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一度跌近2%,地平线机器人、华虹半导体等领跌。

港股医药板块则逆势上涨,恒生医药ETF(159892)一度涨近2%,乐普生物、翰森制药、百济神州等涨幅靠前,截至今日,恒生医药ETF已连续4日上涨。



医疗器械ETF(562600)

生物科技ETF(516500)

恒生医药ETF联接(A:016970,C:016971)
阅读全文
2025-03-31
四月“决断月”,科技板块将迎来关键布局时机?
上周,A股主要指数总体为震荡偏下行走势,期间虽然出现了一波反弹,但反弹后多数指数似乎又重回下行趋势。
科技板块方面,相关ETF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已迎来连续三周下跌,不过上周跌幅有着明显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2025年四月的门槛前,A股市场正迎来关键的“决断时刻”。
我们知道,3月重要会议确定了全年财政与货币政策基调,4月底的重要会议也将进一步明确经济工作方向;每年一季度也是“数据真空期”,进入4月,宏观经济数据(如GDP、PMI),以及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数据会集中披露。
而在政策定调和基本面数据的双重验证下,全年的市场行情和投资主线大概率就能得到确认。
虽然说目前基本面数据还未披露,市场也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我觉得,结合此前的重要会议政策方向以及当下AI发展来看,科技板块或将在四月“决断月”迎来关键的布局时机。
从政策层面看,2025年重要会议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战略重点,明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工作报告多次提及“科技”“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AI技术的扩散逻辑则为科技板块提供了新一轮增长动能。近期英伟达GTC大会的召开,再次点燃了全球对AI算力、应用场景的想象。而国内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突破,正在加速AI产业链的本土化落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的布局价值愈发凸显。
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所跟踪的科创综指,覆盖了科创板近97%的市值,囊括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核心行业,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AI、新能源等产业链高度契合,行业配置也较为均衡。这种政策与产业的深度绑定,意味着科创综指不仅能受益于宏观政策的持续加码,更能通过底层资产的广泛布局,分散单一行业的周期波动风险。
此外,从长期成长性来看,科创综指成分股聚焦科创属性较强的企业,而且还涵盖大多新兴产业,拥有高成长潜力。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在国产替代和AI及相关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再看医药板块,随着创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爆发。
综上来看,四月决断月科技板块或将迎来一波不错的布局机会。而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凭借其对硬科技的全面覆盖、行业均衡配置及高成长性特征,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科技未来的高效选择,大家不妨趁着当前回调之际一键布局。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2025-03-31
外资集体看多港股,回调期如何布局?
近期,港股科技板块经历短暂震荡调整,但南向资金却依然逆势加码,释放强烈看多信号。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是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427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单日最高净买入近300亿港元,释放出明确的“回调即机会”信号。

然后是外资机构密集发声:高盛称国际投资者对中资股兴趣达4年峰值,摩根士丹利上调盈利预期,中信建投直言“港股牛市将延续”。

——港股市场无疑正迎来“内外共振”的黄金窗口期。



总结来说,2025年开年以来港股市场呈现两大特征:

1.科技主线韧性凸显:

尽管短期调整频繁,但以腾讯、小米、小鹏为代表的科技龙头业绩持续超预期。例如,腾讯2024Q4净利润同比激增30%,小米汽车业务毛利率突破20%,小鹏MONA M03车型销量占比超50%。

这些数据验证了科技股的盈利修复逻辑,也为相关港股ETF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如同时布局“中国十大科技股”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在年内高涨约30%后近日接连在20日、30日均线处整固,后续向上突破的概率非常大。



2.红利资产配置需求激增: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国内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至1.7%的背景下,一只港股红利ETF显示出不断增强的“吸金”力度——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凭借7.13%的股息率、低波动特性(港股少有的同时兼具6%以上股息率与20%以下年化波动率的红利ETF)及月月分红机制,成为资金避险的首选。

此次内外资共同“唱多”港股的共识在于:港股科技股的成长性与红利股的防御性,可以共同构成当前市场的“最优解”,如果我们采取哑铃策略——即同时配置高成长性与高稳定性的资产组合——绝大概率能够成为应对市场波动的一大利器。

后续大家可以通过配置港股科技50ETF(159750)提供AI技术周期下的成长爆发力、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稳定现金流平滑组合波动,来发挥哑铃策略的协同作用。按照数据计算,如果两者按6:4比例配置,组合夏普比率可提升至2.5以上,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操作步骤上建议大家维持一个动态调整节奏:

港股科技50ETF(159750)逢低布局:短期回踩20日均线(3月28日溢价率回落至1%)或是建仓良机;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长期持有:利用其T+0交易机制灵活操作,同时关注每月分红再投资,增强复利效应。

哑铃比例动态调整: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可适度提高港股科技50ETF(159750)占比至7成;若避险情绪升温,则增配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至5成以上。

港股市场的每一次回调,都是对投资者认知的考验,与大家共勉。

作者:山雨求
阅读全文
2025-03-31
市场进入“去伪存真”阶段,核心资产确定性提升,A500指数ETF(560610)连续3日获8.39亿元净申购
上周市场维持震荡下行趋势,盘面上看,市场出现轮动加快、交易难度加大的特点,其背后原因或为当前阶段对业绩确定性的要求逐步提高,短期资金更为聚焦业绩较为扎实的核心资产。

image

从资金面上看亦为如此,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核心资产持续获得市场资金增仓。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A500指数ETF(560610)已经连续3日获资金大额净申购,区间累计净申购额近8.4亿元。

进入4月,兴业证券认为随着更多景气线索浮现、市场对基本面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行情或进一步聚焦业绩改善的细分板块。在此过程中,前期涨幅落后、但业绩改善预期较强的低位绩优方向有望受益于轮动补涨,成为后续确定性较强的方向。



广发证券表示,市场情绪炒作逐渐退潮,进入“去伪求真”的验证窗口。过去5年的数据显示,4月是A股一年当中“最交易基本面”的一个月,二三季度也是“景气投资”最为有效的时间窗口。这意味着,下一阶段,市场将从年末年初的“炒预期”,逐渐进入到对于业绩的前瞻与验证,A股一季报的关注度随之抬升。或可逢低继续布局可能很快兑现订单和基本面的板块,同时预计未来大概率能够走出更多类似过去两年光模型一样的科技细分领域。



操作层面,华安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线索:一是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二是政策支持催化的部分消费领域,重点关注汽车、家电、医药等。三是有景气支撑的有色金属,主要包括贵金属和工业金属。



布局层面看,A500指数的编制方法更加科学,覆盖全市场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兼顾成长性。新质生产力产业方向的权重占比更高,ESG和互联互通等因素均是成分股选择的重要依据。



而且与沪深300指数相比,A500的样本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泛,超额收益的挖掘潜力也更高。长期来看,以A500为底仓,叠加战术性配置红利资产或科技板块,有进一步改善组合风险收益的空间。
阅读全文
2025-03-31
<
257
258
259
260
261
>
跳至
确定
希财问答 我在微信小程序等你,30秒问理财师
同壁财经在线
微信扫一扫,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