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服务

微信咨询

金融难题随时在线解答

未开通
一对一专业解答

预约咨询

预约顾问,提供专属服务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快速解答疑惑

未开通
个人主页 他的笔记他的评论他的文章他的问答他的视频
他的笔记
连续反弹一周后,印度股市上升趋势或已形成
从4月7日算起,印度孟买30已经连续上涨9个交易日,不仅突破了前期压力位,上升趋势也已形成,距离8W点一步之遥。



叠加后续或将到来的利好刺激,印度股市或将迎来一轮新的上升周期,作为与A股相关性较低的资产,或许值得在我们的资产组合中,占一席之地。

一方面,印美贸易谈判降临。

在4月2日美的全球无差别攻击下,印度也被加了26%的关税,一定程度对股市形成了压力,但好在9日美宣布暂停施行90天,并且,23日印美将在华盛顿展开为期3天的贸易谈判。

从隔夜美传出的新闻看,其对税率的态度似乎有所让步,这可能令市场预期印美的谈判结果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印度在这场风波中成为了避风港。

印度的经济构成与我国有显著差异,其几乎全有内需拉动,外贸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尤其是对美,仅占美进口的2.7%,从其GDP占比中也可以看出,其消费所占的比例常年高居60%以上。



所以,在美掀起的这轮动荡中,印度凭借较强的内需,一定程度上能弱化外部风险,这可能会令其成为一些国际资金的“避风港”,事实上,近期外资也正在流入印度股市,4月15日,单日净买入规模就达到了约52亿人民币。至于股市的波动,大多是情绪所导致。

最后,印度通胀收缩,官方刺激政策放开手脚。

印度2024年下半年逐步高企的通胀,束缚了货币政策的施政空间,也加剧了市场对经济的担忧,但2025年来,其CPI呈显著回落态势。



其央行也于近期官宣了降息政策,缓解了市场的担忧,提振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总之,在经济回暖、内需支撑经济、CPI回落等因素的影响下,印度股市未来一段时间或有望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进而支撑其股价中枢。

在这个过程中,与其关联度较高的新兴亚洲ETF(520580),也有望显著受益,近期,其已经走出了明显的修复趋势,4月7日的缺口早已完成“爬坑”,后续在印度股市发力的背景下,其或将延续上升行情。

作者:钱袋侦探社
阅读全文
2025-04-23
印尼、印度股市抹去加征关税来所有跌幅,新兴亚洲ETF(520580)涨1.45%
印尼、印度股市指数抹去自美国加征关税以来的所有跌幅。4月9日至4月22日,印度SENSEX30指数、印尼综指累计涨幅分别为7.23%、9.04%,均刷新4月初以来新高。

4月23日,可融资、可卖空、T+0交易的新兴亚洲ETF(520580)盘中上涨1.45%,成交超1.5亿元。



经济基本面回升或为支撑相关市场上涨关键。2024年四季度,印度GDP同比增长6.2%,与三季度骤降至5%区间相比显著回升。这是印度经济增速时隔两个季度首次回升至6%区间,此外三季度的数据也从之前公布的5.4%上调至5.6%。

4月上旬,印度央行宣布将回购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并将货币政策立场转为“宽松”。这是印度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调该指标,此次降息将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和企业贷款借款人提供宽松的利率环境。

印尼也出台积极的市场政策。印尼央行通过直接买卖印尼盾现汇稳定汇率。央行行长表示,持续干预直至市场恢复稳定,并强调印尼盾被低估(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较长期均值低8%)。

配置角度,从长期数据来看,全球配置无论是收益还是波动的情况,均优于单一市场配置。全球经济周期的错位与逆全球化的加剧,也提升了全球配置的必要性。

以聚焦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亚洲市场的新交所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为例,与美股、A股、港股主要指数相关性都很低。这也意味着,新兴亚洲ETF(520580)的走势相对港股、美股、A股都较为独立,配置角度来说,有助于更好实现全球配置、平滑组合波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21,相关系数统计区间为近一年。

目前新兴亚洲ETF已经纳入两融标的,纳入两融意味着ETF本身具备较优质地,需要在资产规模、持有人户数、流动性方面均满足了较高的市场要求,自2025年2月20日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近9亿元,纳入两融后,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投资方式也更为多样。
阅读全文
2025-04-23
抢筹中概互联?公募大幅加仓港股,南向年内爆买6000亿港元
隔夜海外突传利好,今天成长类资产集体反攻,恒生科技指数涨近2%,中概互联ETF(513220)上涨2.79%。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公募一季报浮出水面,港股仓位的显著提升不禁让人玩味,这是要抢筹中概互联龙头的节奏?

根据中金数据,主动偏股型基金在A股和港股上的股票仓位“分岔”明显,对港股的配置比例从2024年四季度的12%左右增至最新的16%左右,港股仓位处在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可见公募对港股的青睐程度。



与此同时,公募的大幅加仓和南向资金的持续买入形成共振,数据显示南向资金今年来累计净流入6258亿港元,不出意外的话,2025全年南向资金的净流入金额也将创下历史记录。



无论是公募还是南向大幅加仓的板块和个股来看,主要以科技互联网龙头为主,比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近3月南向资金分别净买入949亿港元、195亿港元和148亿港元。

资金大幅加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DeepSeek掀起的AI浪潮仅仅是开始,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互联网龙头即将从过去几年的资本开支收缩转向扩张,有望复刻过去两年纳指100的资本开支扩张-净利润增长-股价上行的传导路径;

其次,这些中概互联网龙头的消费属性也较强,无论是电商龙头还是小米这样的手机+新能车新晋龙头,一旦后续消费政策加码,有望持续受益。以小米为例,在国补出台后,小米手机销量大幅增长,一季度小米+红米市占率已经登顶国内。

因此,无论是从资金面、政策面还是基本面来看,当前中概互联仍具备较高性价比,可借助科网股占比较高、龙头集中度高(阿里、腾讯、小米占比超40%)的中概互联ETF(513220)参与后续行情。

作者:A股小挖基
阅读全文
2025-04-23
泡泡玛特一季度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3%
4月23日,港股开盘走高,香港恒生指数高开2.4%,恒生科技指数涨3.5%。截至发稿,涨幅有所回落。中证港股通消费指数早盘一路攀升,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近3%,4月22日(昨日)单日获资金净流入达1171万元。盘中成交额逼近3500万元,现交投持续活跃。

周二傍晚,港股消费ETF(513230)成分股泡泡玛特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状况报告,具体来看:①整体表现上,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65%-170%,其中中国市场增长95%-100%,海外市场增速达到475%-480%;②中国市场渠道,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90%,线上渠道表现更佳,增长140%-145%;③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美洲市场同比暴增895%-900%,欧洲市场增长600%-605%,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增长345%-350%。



相关ETF:港股消费ETF(513230)紧密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成分股包含泡泡玛特、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美团-W、小米集团-W等。
阅读全文
2025-04-23
关税现缓和迹象,恒生医药继续领涨
4月23日早盘,港股关键指数集体高开,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3.5%,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持续强势,一度涨超3%。

医药延续回暖行情,恒生医药ETF持续大涨,昨日涨超4%,今日盘中再度涨超3%,康方生物、再鼎医药、康宁杰瑞制药等领涨。

恒生医药ETF盘中已“收复失地”,突破4月上旬受关税冲击前的点位。截至10:08,恒生医药ETF成交额超3.4亿,在同跟踪同一指数的ETF中位列第一。



场外:恒生医药ETF联接(A类:016970,C类:016971)
阅读全文
2025-04-23
阿里巴巴涨超5%,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跳涨超3%
投资者对关税担忧有所缓解,中国资产集体爆发,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3.69%,23日开盘,港股跳空高开,恒生指数涨超2%,科技股全线上涨,康方生物涨超10%,阿里巴巴-W涨超5%,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涨超3%。

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跳涨超3%,盘中站上20日均线。

消息面上,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与中国的关税对峙是不可持续的,预计局势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缓和。特朗普称,美国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系良好,情况与美国前政府相反。他相信,向中国进口商品最终征收的关税将低于目前的145%,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

投资层面,银河证券认为,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投资价值仍然较高。中长期仍然看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消费板块,以及自主控程度提升的科技板块。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统计显示,今年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6258亿港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水平。港股科技50ETF(159750)同样受资金高度关注,截至4月22日,年内份额增幅超300%。

资料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为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且权重占比高达70%,对各领域科技龙头均有布局。港股科技50ETF(159750)已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意味着ETF在在资产规模、持有人户数、流动性方面均满足了较高的市场要求,本身具备较高质地。
阅读全文
2025-04-23
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159222)采用“质量红利+自由现金流率”双重筛选机制
截至9:38,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980092)涨0.17%,冲击四连涨,权重股中,环旭电子涨超2%,美的集团、中国海油、中国铝业、潍柴动力小幅上涨,老凤祥跌超1%,华新水泥、东方电气小幅下跌。

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159222)紧密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该指数从样本池中筛选出自由现金流率选取排名最高的1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这只长期收益突出的投资标的。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是穿越牛熊的“现金牛”,在上行市中具有较大的弹性,在下行市中也能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巴菲特将自由现金流视为企业价值的黄金标准,自由现金流ETF 易方达(159222)凭借“质量红利+自由现金流率”双重筛选机制,精选现金流充沛、ROE稳定的优质企业,投资回归到获取自由现金流这一“真金白银” 本质。

华泰证券指出,自由现金流ETF近期关注度高,与传统红利ETF相比,自由现金流ETF更聚焦于企业真实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度,能够剔除掉高负债或财务粉饰企业,且行业均衡覆盖消费、制造、科技等领域。

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159222)延续易方达低费率品牌理念,管理费+托管费仍在20BP/年的行业较低水平。

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聚焦企业的“造血”能力,构造天然哑铃策略,通过季度调样实现“高抛低吸”,以其独特的编制规则和出色的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能够穿越市场周期起伏,长期收益表现优良的投资工具。



关联产品:

自由现金流ETF易方达(159222)
阅读全文
2025-04-23
当机器人跑起马拉松:解码机器人产业投资的 “加速赛”
一、全球首秀!当人形机器人踏上半马赛道

2025年4月19日清晨,北京亦庄的凉水河畔上演了一场足以载入科技史册的赛事——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这场21.0975公里的极限挑战中,华夏基金牵手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而松延动力N2、行者二号等机器人选手则以“呆萌”的摔倒与顽强的重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机器人ETF(562500)的硬核实力。

image

赛事背后的产业信号:

1. 技术突破的试金石:参赛机器人展现的动态平衡技术(如天工机器人的 “步态优化算法”),能在 0.1 秒内完成地形识别并调整关节角度;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 21 公里续航,电池能量密度较三年前提升 40%;自主避障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反应速度达到人类运动员的 3 倍。这些技术突破,让 “具身智能” 从理论走向落地。

2. 产业生态的阅兵式:作为 “全球硅谷” 的亦庄,聚集了 140 余家机器人企业,形成从核心部件(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到九大应用场景的完整闭环。赛事中亮相的国产 RV 减速器,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 60%,精度却提升 20%,标志着中国在机器人 “关节” 领域的突围。

3. 未来生活的预演场:当机器人在赛道上展现 “跌倒后自主爬起” 的能力,其背后的故障自修复技术,已在物流机器人中实现商用 —— 京东物流的分拣机器人,维修频率较传统设备降低 70%。这些技术,正在重塑制造业、服务业甚至家庭场景。



回顾2月春晚的机器人舞蹈,当时的技术难点还停留在 “群体协同”;而4月的马拉松,考验的是 “个体耐力 + 环境适应”。这种进化,暗合产业发展规律: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应用,从单一功能到复杂场景,机器人正沿着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链条突破。正如天工机器人工程师刘益彰所说:“今天的马拉松,是机器人从‘玩偶’到‘工具’的成人礼。”

这场赛事不仅是技术的试金石,更是产业化的催化剂。参赛机器人需应对复杂地形、长续航需求与动态平衡的终极考验,例如天工Ultra通过优化算法实现平均7.88公里/小时的稳定奔跑,而松延动力N2凭借轻量化设计挑战硬件极限。正如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所言:“这是一场赛车式的竞技,考验的是机器人团队从硬件到算法的综合能力。”

—— 当机器人以稳定步态跨越 21 公里,当机器犬与无人车构建起智慧安保系统,我们清晰看到: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的 “马拉松赛道”,$机器人ETF(562500)也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二、板块投资机会:掘金机器人产业的 “三大赛道”

(一)核心硬件:从 “关节” 到 “神经” 的价值锚

1. 减速器:机器人的 “关节”,成长确定性最高

○ 逻辑:人形机器人单台需要 20-30 个减速器,市场空间随渗透率爆发。预计 2025 年全球减速器市场规模达 120 亿元,年增 25%。

○ 机会:RV 减速器(双环传动、中大力德)受益于工业机器人升级;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汉宇集团)在服务机器人中需求激增。

2. 伺服系统:机器人的 “肌肉”,国产替代正当时

○ 逻辑:伺服电机占机器人成本 30%,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优势(价格仅为进口 1/2)和技术突破(功率密度提升 20%),市占率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2024 年的 35%。

○ 机会:汇川技术(通用伺服龙头,布局人形机器人专用伺服)、禾川科技(高功率伺服突破,进入 ABB 供应链)。

3. 传感器:机器人的 “五官”,多维感知成趋势

○ 逻辑:从单一力传感器到多模态融合(视觉 + 触觉 + 听觉),传感器价值量从单台 5000 元提升至 2 万元。3D 视觉传感器在物流分拣中渗透率超 60%,触觉传感器在精密装配中需求爆发。

○ 机会:奥比中光(3D 视觉龙头,布局机器人视觉方案)、华工科技(激光雷达切入机器人避障领域)。

(二)AI 与算法:机器人的 “大脑” 革命

1. 具身智能:从 “感知” 到 “行动” 的桥梁

○ 逻辑:OpenAI 的人形机器人训练模型,让机器人能通过视频学习人类动作,训练成本降低 90%。国内商汤、字节跳动等企业加速布局,预计 2025 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达 200 亿元。

○ 机会:商汤科技(大模型 + 机器人算法领先)、科大讯飞(语音交互赋能服务机器人)。

2. 算力芯片:机器人的 “神经中枢”

○ 逻辑:高动态机器人对算力需求达 200TOPS 以上,远超工业机器人的 20TOPS。国产芯片在能效比(单位算力功耗)上已反超部分国际品牌,且不受出口限制。

○ 机会:寒武纪(专用 AI 芯片,布局机器人算力平台)、地平线(征程 6 芯片,支持复杂环境决策)。

(三)应用场景:从 “工业” 到 “生活” 的千亿市场

1. 工业机器人:新能源革命的 “刚需”

○ 逻辑:新能源汽车产线对高精度、高柔性机器人需求激增,2024 年锂电行业机器人销量增长 50%,单 GWh 产能对应机器人需求从 2020 年的 50 台提升至 2024 年的 100 台。

○ 机会:库卡(美的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焊接机器人市占率 30%)、埃斯顿(折弯机器人国内第一,进入特斯拉供应链)。

2. 服务机器人:老龄化社会的 “刚需”

○ 逻辑: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达 2.8 亿,失能老人超 4000 万,康复护理机器人潜在需求超千亿。2024 年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150 亿元,年增 35%;家庭服务机器人(扫地、陪伴)销量突破 800 万台。

○ 机会: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先,布局 AI 导航)、傅利叶智能(外骨骼机器人国内龙头,康复场景渗透率 20%)。

3. 特种机器人:高危场景的 “替代者”

○ 逻辑:在消防、矿山、深海等场景,机器人替代人类已成必然。2024 年应急救援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30 亿元,年增 40%;石油化工巡检机器人在高危区域渗透率超 30%。

○ 机会:亿嘉和(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占率 60%,拓展石化领域)、大疆行业应用(无人机 + 机器人组合,布局消防场景)。

四、后市展望:机器人产业的 “马拉松” 才刚开始

三大投资拐点已现:

• 技术拐点:人形机器人能耗降至 500Wh/km(接近人类半马能耗 200Wh/km 的 2.5 倍),续航突破 30 公里,意味着户外应用可行性提升;故障自修复技术让机器人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从 1000 小时提升至 5000 小时,商用价值凸显。

• 成本拐点: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 50%,单台人形机器人成本从 2022 年的 100 万元降至 2025 年的 30 万元,物流机器人单台成本降至 5 万元,进入规模化临界点。

• 政策拐点:各地政府出台 “机器人换人” 补贴政策(如东莞每台机器人补贴 30%),2025 年预计新增机器人密度达 500 台 / 万人(接近德国 600 台的水平),产业渗透率突破 15%。

短期催化:

• 2025上海车展:华为、小鹏等车企将展示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协同方案,联动汽车零部件板块6。

• 特斯拉Optimus量产:马斯克宣布2025年产能规划超万台,供应链订单有望密集落地79。

长期趋势:

• 技术收敛:AI大模型(如DeepSeek)加速机器人自主决策能力,任务级交互替代代码级控制9。

• 人口红利消退:中国老龄化率突破20%,服务业、制造业劳动力缺口催生替代需求9。

• 生态成型:亦庄、深圳等地打造“核心部件—整机—场景”闭环,产业集聚效应放大

为什么现在是布局机器人 ETF 的黄金时机?

1. 全产业链覆盖:机器人 ETF(562500)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核心部件(40%)、AI 算法(25%)、应用场景(35%),避免单一标的风险。

2. 成长确定性强:据高工机器人研究院,2025-2030 年机器人产业复合增长率达 22%,远超制造业平均 5% 的增速,是未来十年少有的 “双位数增长赛道”。

3. 政策与技术共振:“十四五” 规划明确支持机器人产业,叠加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突破,形成 “政策 + 技术 + 市场” 三重驱动。

正如马拉松主播曲怀在直播中所说:“人类跑者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机器人则在诠释‘更稳、更智、更能’。” 当科技与产业的 “双引擎” 启动,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 “黄金十年”。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单个明星企业,不如通过机器人 ETF(562500),布局整个产业的 “马拉松赛道”——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科技竞赛中,稳定持仓,静待花开。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
阅读全文
2025-04-23
质量因子超额延续!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重拾升势录得两连阳
沪指3300点附近韧劲持续,质量因子表现亮眼。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重拾升势,日线录得两连阳。

image

华鑫证券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行业因子的最大特征是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录得绝对收益,财报质量因子继续超额,且有望持续到至少四月中下旬。

据了解,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跟踪的中证全指红利质量指数选取 50 只分红稳定、股息率较高且盈利持续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具有较强分红和盈利能力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以“红利+质量”双因子筛选机制筛选出兼具“低估值”+“高质量”双重护城河的优质企业。
阅读全文
2025-04-23
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规模已连续5年超千亿元,政策鼓励游戏“出海”步伐加速
4月22日,游戏板块三连阳后短暂回调,游戏ETF(159869)昨日收跌1.56%,打开低位布局通道。游戏ETF(159869)近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达2.26亿元,持续受资金青睐。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关情况。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方案》明确的试点任务中,包括“发展游戏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整个产业链布局”。中国游戏“出海”的步伐持续加速。《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中国游戏“出海”收入规模已经连续5年超过千亿元。

游戏板块具备AI、内容、商业化模式变革多点催化,游戏ETF(159869)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反映动漫游戏产业A股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可以关注游戏ETF(159869)布局机会。
阅读全文
2025-04-23
<
183
184
185
186
187
>
跳至
确定
希财问答 我在微信小程序等你,30秒问理财师
同壁财经在线
微信扫一扫,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