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服务

微信咨询

金融难题随时在线解答

未开通
一对一专业解答

预约咨询

预约顾问,提供专属服务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快速解答疑惑

未开通
个人主页 他的笔记他的评论他的文章他的问答他的视频
他的笔记
距新高仅6%!关注美元退潮下的“黄金跳板”
4月23日,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以七连阳的姿态直逼历史高点,距离纪录仅差6%左右。自4月2日加征关税以来,该指数已逆势上涨5.4%,与美股疲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日线、周线均呈现上行态势。



不止印度,自上周一各国市场逐渐适应川剧变脸起,新兴市场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总体涨幅俱跑赢沪深3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其中,即使隔夜美股延续修复行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区间涨幅也仍未回正。



ETF方面,对印度(53%)、印尼(19%)、马来西亚(15%)、泰国(13%)均有布局的$新兴亚洲ETF(SH520580)$,正凭借“四国核心资产+高流动性”的双重优势,成为把握布局新兴国家区域红利的首选工具。数据显示,该ETF4月8以来大幅上涨超13%,日均成交额超6.6亿元,资金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



今日早盘,新兴亚洲ETF(520580)延续上涨行情,截至10:22盘中上涨0.4%,成交额超6000万。大家可以及时关注IOPV和溢价率变化,埋伏介入时机。



——美元霸权松动与新兴市场基本面,四国市场可能是美元退潮下的“黄金跳板”。

1.美元退潮,新兴市场迎来“黄金窗口期”

整个4月,懂王各种骚操作引发美联储信任危机,叠加全球增长预期分化,美元中长期承压,全球资金正加速涌入“估值洼地”,印度股市外资流入激增。

历史经验表明,美元走弱往往伴随新兴市场货币、股市的估值修复。目前印度、印尼股市已完全收复加征关税以来的跌幅,且技术面突破关键压力位,后续行情有望持续演绎。新兴亚洲ETF(520580)覆盖的四大市场,正从“风险区”转变为“安全垫”。

2.四国龙头集结,攻守兼备的“核心资产池”

资料显示,新兴亚洲ETF(520580)跟踪的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覆盖印度(53%)、印尼(19%)、马来西亚(15%)、泰国(13%)四大高增长经济体,成分股均为各国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强的50家龙头企业,堪称“新兴市场版上证50”。

行业配置上金融(38.5%)、科技(15.6%)、能源(10.2%)三足鼎立。受益于经济扩张期的信贷需求(如印度HDFC银行、印尼中亚银行)和科技、能源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如台达电子、泰国国家石油),IMF预测2025年四国GDP增速将超过全球均值。

3.高流动性+操作灵活,短线长投皆宜

根据公告,目前新兴亚洲ETF(520580)已经纳入两融,支持融资买入和融券卖空,为策略多样化提供空间。此外,T+0的灵活交易机制也可以及时应对突发波动,规避即时风险。

近期ETF溢价率持续升高,喜欢做短线的朋友可以关注折溢价波动捕捉套利空间,中长期持有的朋友可以趁印度市场还未新高时及时介入,好好把握新高前的这段涨幅。

作者:ETF金铲子
阅读全文
2025-04-24
AI领域两家重要企业业绩发布,有何启示?
4月24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低开,港股在大幅高开后突发“跳水”,AI等硬科技板块有所承压。不过目前市场主要还是在内需、AI(自主可控)、避险性资产之间轮动,每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布局逻辑,所以回调都是机会。

特别是AI这种逻辑强硬、长期趋势明确的板块,每次回调或就是很好的介入时机。

消息面上,AI领域的两家重要企业发布的业绩报告,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4月22日,科大讯飞对外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扣非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59.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4.95亿元,同比大幅提升613.40%,创历史新高;



同一天,新易盛也发布公告,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86.47亿元,同比增长 17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8亿元,同比增长 312.26%。2025年Q1归母净利润达‌15.73亿元‌,同比暴增‌384%‌,创历史单季新高。

这两组数据不仅揭示了AI企业从“烧钱投入”向“自我造血”的质变,更折射出整个AI产业链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全面爆发。

比如科大讯飞的爆发式增长,验证了AI应用层商业化的可行性。其依托星火大模型的“1+N”体系,智能硬件销量大幅增长,教育、医疗等场景的行业中标率稳居第一,甚至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呈现“倍数级”增长,这种从技术到收入的转化效率,正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注解。

而新易盛的光模块业务则揭示了算力基建的旺盛需求——800G产品持续出货、泰国工厂产能翻倍、1.6T产能逐步释放,这些动作直接受益于北美云巨头44%的资本开支增长和全球AI光模块市场规模翻倍的产业趋势。

两家企业的年报就像两条交织的曲线:一条向上穿透应用层的天花板,一条向下夯实算力的地基,共同勾勒出AI产业“软硬兼施”的增长逻辑。大家或许借道云计算ETF(159890)和软件龙头ETF(159899),全面埋伏AI 产业蓬勃发带来的红利。

前者重仓中际旭创、新易盛等算力硬件龙头,能吃透AI集群建设带来的确定性需求;后者则聚焦科大讯飞、金山办公等软件服务商,把握AI重塑应用生态的爆发性机会——从智能办公到AI教育,从医疗诊断到工业质检,每个场景的突破都可能催生新的十倍股。

更妙的是,这对组合还暗含国产替代的深层逻辑,当海外限制高性能芯片出口时,国产算力基建与自主大模型的协同,正在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值得重点关注。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24
不确定性加剧,继续紧抓国产替代主线
4月24日早盘,A+H多股飘绿,芯片产业链也延续调整。ETF方面,聚焦芯片产业链上游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的$半导体设备ETF(SH561980)$开盘后小幅下探,继续在20日均线上方整固。



早盘的剧烈波动,多少和昨夜外围贸易谈判的消息有关。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预期在波动与颠簸中发懵或挣扎,不如紧紧抓住国产替代主线,以不变应万变。

根据SEMI数据,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12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7%。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25年产能将突破1000万片/月(等效8英寸),贡献全球45%的设备需求。

要知道,半导体设备是硬科技时代的“铲子生意”,兼具周期成长属性。财报显示,2024Q1-Q3国内14家核心设备企业合计营收459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25%),印证行业高景气度。

海外越是卡脖子,国内厂子越要加快换 “国产装备”,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后续随着流片地规则实行,头部厂商订单有望不断增多,相信国产设备会从“替代”迈向“引领”。

——全球扩产潮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板块的长期趋势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海外越是卡脖子,国内厂子越要加快换 “国产装备”。根据测算,2025年中国设备市场规模将超400亿美元,国产化率有望突破50%,龙头厂商利润空间进一步打开。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覆盖设备与材料全产业链,成分股涵盖设备、材料、零部件等30余家领军企业。2025年受益于流片地新规、国产替代加速与大基金三期注资等政策,或许可以街道布局产业链 alpha机会。



历史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标的指数中证半导最近三年大幅跑赢主要宽基指数,与其担心外围政策反复,不如把握确定性板块回调后的布局机会。叠加5月业绩窗口期,设备龙头厂商的出色业绩可能会持续吸引资金布局、带动板块修复,通过ETF把握整个赛道机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的最优解。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24
高盛重估中国资产,为何港股率先吹响估值修复“冲锋号”?
4月24日,大盘继续在3300附近做盘整,防御避险领涨,科技板块调整,不少坚定科技主线的朋友都在低吸。

消息面上,高盛最新报告指出,若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中国股市估值可能迎来高达35%的向上重估空间。但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A+H市场的修复弹性差异较为显著。

从历史走势来看,2024年9月份(924行情)及2025年一季度(降息预期发酵),港股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0%和26%,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21%和-1%。其中,2024年9月港股科技在政策预期升温时率先突破压力位,突破年线后沪深300滞后2周才启动,显示港股科技板块的上涨速度和幅度均将领先于A股。





港股科技股外资占比高、流动性敏感性强,受全球科技周期驱动更直接。如果后续按照高盛的重估,中国股市估值迎来35%的向上重估空间,那么港股或许有望率先演绎更高行情。

此外,得益于全球各机构对中国生成式AI技术进展的乐观情绪,尤其是DeepSeek以及阿里巴巴等港股创新企业展现出不输于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强大竞争力,以及2025年“两会”明确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I、半导体、新能源车等被列为战略方向,港股科技龙头将直接受益于产业政策落地。

港股科技指数持仓的腾讯(AI+云计算)、中芯国际(AI芯片)、阿里巴巴等企业,直接受益于AI产业链爆发。iFinD数据显示,当前港股科技的动态PE仅22倍,远远不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35倍),处于绝对低估。

——香港自由港地位在关税博弈中本身就具有天然优势,长期资金托底效应强化。如果后续关税下调落地,根据高盛模型,港股科技的估值修复弹性或许可达40%以上。

ETF方面,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跟踪港股科技指数,覆盖港股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是场内同时布局“中国科技十雄”的稀缺标的。

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超4300亿元,ETF规模不断突破。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份额增幅已经超过300%。此外,ETF现在已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感兴趣的朋友也许可以通过港股科技50ETF(159750)优先布局中国股市上升红利。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阅读全文
2025-04-24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成交金额超1亿,位列同类产品第一!
截至2025年4月24日 11:13,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下跌1.3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电气风电领涨14.35%,鼎阳科技上涨8.43%,禾川科技上涨6.91%;赛特新材领跌9.04%,长阳科技下跌7.44%,华大智造下跌6.76%。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下跌1.39%,最新报价0.9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23日,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周累计上涨1.96%。

流动性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4.09%,成交1.15亿元,位列同类产品第一。

规模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最新规模达28.16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列同类产品第一。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0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61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9.9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99亿元。

消息方面,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于2025年4月23日-5月2日举办。其中,在小鹏、理想、华为、地平线等车企和平台供应商的展示中,均强调了“世界模型”这一新技术趋势。世界模型是指智能驾驶系统对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理解与预测能力,标志着智能驾驶竞争从拼车端算力和配置转向比拼云端构建的世界模型能力。这将推动车载芯片算力和传感器精度的提升,对算法公司和主机厂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华泰证券表示看好在新车密集上市带动下,市场观望情绪有望逐步缓解,4-5月终端需求或回暖,行业景气度回升。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及其联接基金(A/C:023719;023720)紧密跟踪科创综指,均衡配置电子、医药、机械、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硬科技”领域,合计权重超过97%,而这些行业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行业范畴,契合国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阅读全文
2025-04-24
港股跌幅扩大,恒生医药ETF回落
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等盘中跳水,恒科跌幅一度扩大超2%,恒生医药ETF(159892)冲高回落,涨幅收窄。

数据显示,2025Q1医药生物公募基金重仓比例为9.05%,环比提升0.47pct,在24年Q4创近一年低位后开始回升。

国联民生证券表示,2025年医药关注两条核心投资主线:高质量创新药出海、左侧资产的估值修复。
阅读全文
2025-04-24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打开低位布局窗口期,成交额突破1.8亿元
4月24日,三大指数早盘小幅低开,拉升翻红后大幅震荡,现回落翻绿。资金新宠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拉升后调整走低,打开低位布局窗口期。自由现金流ETF盘中交投活跃,成交额突破1.8亿元,且频现溢价交易。

国内首只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的自由现金流ETF(159201)4月以来合计“吸金”6.86亿元。截至4月23日,基金规模达33.5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为同标的指数规模第一名。

巨丰策略认为,随着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实施,A股市场已逐渐探明底部,并呈现出中长期的投资机会。国内多地扩内需促消费进一步加码,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目前,大盘经过短线强震后逐步趋稳,叠加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今日起发行,政策利好预计将推动A股市场进一步上行,建议投资者逢低进场。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的管理年费率、托管年费率均为市场最低费率水平。从估值层面来看,自由现金流ETF跟踪的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11.74倍,处于近1年15.68%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4.32%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可逢低入手。
阅读全文
2025-04-24
京东、美团“外卖大战”后股价重挫,接下来中概互联怎么看?
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还在持续,在二级市场上掀起“狂风暴雨”。

今天美团、京东集团双双跌超4%,受此拖累,截至11点09分,恒生科技指数跌超2%,中概互联ETF(513220)下跌1.77%。

两家平台经济龙头大跌,根据摩根大通的观点,市场或担忧京东的进入可能对两家公司短期盈利前景构成下行风险。

中期维度来看,机构预计京东在2025年与2026年进入内地外卖市场将获得约5%的市场份额,配送量与市场份额将在2025年底增至10%,但在2026年将有所回落。

不过,当前外卖已经呈现美团75%+饿了么25%的双寡头格局,京东的入局依旧难以撼动美团市场份额,对美团的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大;而京东方面,外卖终究是小打小闹,后续主要还是要看京东的核心业务尤其是电商3C的销售能否持续超预期。

但相较而言,中概互联指数中的其他龙头,相对来说更加抗震,今年以来开始出现了积极的态势变化。

比如阿里巴巴借助AI摇身一变成科技龙头之一,出海也在提速,阿里国际站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腾讯在坐拥国民级社交应用以及庞大而稳健的游戏业务线下,依旧是港股的“定海神针”;小米则凭借国补,一季度手机市占率登顶国内,接下来还有YU7等电车新品值得期待,近期二级市场也给了非常好的正反馈。

因此,对于中概互联板块整体来说,并不用太过悲观,随着后续海外利空缓和以及经济修复,兼具科技属性和消费属性的中概互联ETF(513220)当前仍值得逢低关注。

作者:指东道西
阅读全文
2025-04-24
美联储最新报告89次提及“不确定性”!什么资产更能抵御周期脆弱性?
4月24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美经济状况报告《褐皮书》,这是这波外围扰动后的第一份《褐皮书》,而这期《褐皮书》中,与“不确定”的相关词汇高频出现了89次!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就连资产配置防御的“高点”现货黄金的走势都上下巨震,这不得不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什么资产更能抵御外围扰动的不确定性和周期的脆弱性?

先抛答案: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具备稳定现金流的个人和企业才能更好地抵御这种不确定性!而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932365)就是筛选一篮子稳定产生现金流的公司进行编制的新兴指数。

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是在剔除金融、地产行业后,考察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盈利质量等关键指标,筛选自由现金流率前100的上市公司,并采取季度调仓的方式,定期优化持仓组合。

为何说这个指数可以更好的抵御经济周期带来的冲击?核心原因就在于指数在编制的时候,剔除了金融、地产这样依赖高杠杆乘数扩张的强周期性行业。我们以地产为例,随着周期下行,基本面风险不断累积,而高杠杆带来的风险损失也在业绩转向中进一步放大。

而自由现金流指数更加侧重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真实现金流创造能力,构建更加有效穿越周期的价值评估框架——优秀商业模式带来持续稳定现金流的筛选、评估机制。



从这个指数历史表现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证现金流(全收益)自基日2013年12月31日以来累计涨幅587.53%,年化收益率19.28%,显著优于同期沪深300 (全收益)、中证红利(全收益)表现。



从近五年中证现金流走势来看,其指数编制逻辑更好地体现出抵御经济周期带来的冲击的特性。以中证现金流指数基日(2013年12月31日)为起点,5次沪深300指数(全收益)跌幅超20%的情况下,中证现金流(全收益)指数均表现更优,特别是在2021年以来的两次深度调整中,中证现金流全全收益指数明显逆势上涨。

而跟踪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的全指现金流ETF(代码:563773)不仅可以更好锁定了该指数扛周期调整的优势,还在基金合同里明确了每月评估分红的规则:当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达标时,每月即可进行收益分配,符合条件情况下每年可分红12次。

每月评估分红的机制,使得全指现金流ETF(代码:563773)在当下外部扰动不断的大环境下,更加显得稀缺、可贵。

作者:剑诚笔记
阅读全文
2025-04-24
银行板块集体走强,多只银行股涨超1%
经过前几日的小幅震荡后,银行ETF优选重新飘红,江苏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一度涨超1%。

当前多家银行将于4月30日发布一季报,季报预期对银行板块行情有一定催化。

4月以来,银行板块行情受多重因素支撑上涨,外部扰动不确定性上升,银行业稳健经营的置信度相对较高,防御属性突出。利率下行,资金避险需求提升,增强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银行权重股受益显著。随着基本面改善,银行板块红利行情有望持续。

专业人士分析称,去年以来,中央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险资发挥“耐心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力度以支撑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从险企内部的考虑因素看,当前股票市场的估值仍处于较低位置,为应对利率下行,长期配置策略也需要把握估值低点机会来增配权益资产。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险资需通过高分红、低估值的权益资产(如银行股)增厚收益。“险资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的核心动因是低利率环境驱动、政策红利释放、战略协同需求和防御性配置。

银行ETF优选(517900)跟踪的银行AH指数,当前估值为6.04倍,处于41.3%分位数,仍处于较低水平,股息率为5.39。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配置性价比值得重视。银行AH指数在AH市场进行轮动策略,优选低估标的,反映在中证银行指数上使用AH价格优选投资策略的整体表现。场外投资者可借助联接基金(A类:016572;C类:016573)介入。
阅读全文
2025-04-24
<
165
166
167
168
169
>
跳至
确定
希财问答 我在微信小程序等你,30秒问理财师
同壁财经在线
微信扫一扫,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