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服务

微信咨询

金融难题随时在线解答

未开通
一对一专业解答

预约咨询

预约顾问,提供专属服务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快速解答疑惑

未开通
个人主页 他的笔记他的评论他的文章他的问答他的视频
他的笔记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标的指数“人形机器人”含量第一
截至13:29,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跌1.30%,权重股中,中钨高新跌1.5%,京山轻机收平0.0%,秦川机床涨1.5%,盈峰环境涨0.2%,华工科技跌1.4%。此外,禾川科技涨5.8%,汉威科技涨3.4%,精测电子涨2.6%,合康新能涨2.4%,弘亚数控涨1.5%。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数据显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持续获资金青睐,连续5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约8400万元,其中前一交易日(4月23日)单日净流入超6300万元,近60日资金净流入超6.8亿。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于2025年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举办。据悉,运动会同期还将举办“人形机器人百人会论坛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活动”主题会议,宇树科技、小米人形机器人等企业负责人将参与该环节。

国开证券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陆续制定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及相应保障措施,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编制方案修订于近期生效。修订后的指数样本数量为50只,选样空间也修订为业务涉及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和其他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的公司。据悉,此次修订后,指数成份股中人形机器人占比明显提升,超过50%,也因此成为市场上有产品的机器人指数中,“人形”含量最高的指数;根据指数最新成分股测算,长期业绩更好,弹性更大。



相关产品: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跟踪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聚焦人工智能硬件终端,覆盖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核心标的,成份股中人形机器人占比超过5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是市场上有产品的机器人指数中,“人形”含量最高的指数。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场外也有基金份额:(联接A:020972、联接C:020973)。
阅读全文
2025-04-24
央企科技50ETF(563050)聚焦国家战略科技赛道
截至13:06,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932038)跌1.55%,权重股中,深科技跌1.8%,中兵红箭涨1.6%,冠捷科技跌1.2%,振华科技跌0.2%,航发控制跌1.0%。此外,中瓷电子涨1.2%,长飞光纤涨1.0%,振华风光涨0.9%,航发科技涨0.2%,国睿科技涨0.2%。

央企科技50ETF(563050)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该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行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科技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行业分布方面,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等权重占比较高。

今日,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成立。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由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并现场签署了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倡议书。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商业航天行业作为目前全球科技巨头争相布局的前沿领域,在各国战略推动与技术加速迭代创新的浪潮下蓬勃兴起。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其目前市场以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及其衍生服务为主,未来旨在通过有效配置市场资源要素,构建可持续闭环的商业航天盈利模式来降低航天活动的成本,并在促进航空技术加速革新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新兴的太空旅游、卫星互联网、太空资源开采、太空清理等多个创新产业应用与发展,使得更多的国家和组织能够参与到太空探索和利用中。



相关产品:

央企科技50ETF(563050)

易方达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联接A(019493)

易方达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联接C(019494)
阅读全文
2025-04-24
红利ETF易方达(515180)聚焦高股息资产,基金规模同类第一
截至13:12,中证红利指数(000922)涨0.65%,权重股中,天健集团涨0.8%,中联重科跌0.3%,粤高速A涨0.2%,威孚高科跌1.6%。此外,冀中能源涨7.6%,四川路桥涨4.6%,渝农商行涨2.9%,工商银行涨2.4%,农业银行涨2.4%。

红利ETF易方达(515180)跟踪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规模超93亿,同类第一。

热门个股方面,4月23日,冀中能源发布公告,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预计派发金额为21.2亿元。以4月23日收盘价5.79元计算,冀中能源股息率达10.36%,在A股分红中表现突出。

方正证券指出,年报披露高峰期临近,红利板块迎来催化剂。上市公司在年报发布后通常会发布分红预案,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实行。当下即将进入2024年年报披露高峰期,上市公司分红提升或对红利行情形成催化。“股息率=分红率÷市盈率”,分红水平提高将对股息率形成有力支撑,消化前期估值上升带来的股息率降低。

中证红利指数以沪深A股中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为成分股,采用股息率作为权重分配依据,以反映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看,银行、煤炭、交通运输为指数前三大行业,权重占比分别为21%、16%、13%,前三大行业权重合计占比约50%。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产品线齐全;指数投资经验超20年;红利ETF易方达(515180)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为0.15%/年、0.05%/年,综合费率仅为0.20%/年,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A股红利资产。



相关产品:

红利ETF易方达(515180)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A(009051)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C(009052)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Y (022925)
阅读全文
2025-04-24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汇聚港股创新药龙头;中国创新药获重大突破,引领肺癌诊疗全球新范式
截至13:21,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HSSCID)涨0.66%,权重股中,和黄医药涨2.3%,四环医药收平0.0%,远大医药跌1.7%,康哲药业涨1.8%,石药集团跌2.0%。此外,博安生物涨7.3%,亚盛医药-B涨6.5%,康方生物涨4.4%,信达生物涨4.1%,乐普生物-B涨2.2%。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选取最大的40家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并于香港上市的公司作为指数样本,指数成份股可经港股通买卖。

热门个股方面,近日,康方生物发布公告,宣布其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达方®(依沃西,PD-1/VEGF)在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的III期临床试验AK112-306/HARMONI-6中,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显著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和重大临床获益。依沃西目前正进行多项III期临床研究,涵盖多个适应症,包括肺癌、胆道癌等,显示出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和前景。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期创新药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中美创新药竞争力对比引发较多讨论,当前中国创新药领域的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2015年我国企业自研的进入临床的FIC创新药只有9个,全球占比不足10%,而到2024年已有120个,占比超过30%(仅次于美国),中国在源头创新药品研发上的潜力正不断释放。中国创新药行业已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经建立起成熟的产业链,因此在近几年的新技术上响应会更快,例如在ADC(66%)、双/多抗(55%)、融合蛋白(54%)以及细胞治疗(52%)等药物类型中,中国研发项目的占比已经超过50%。基于此,这波技术浪潮中,中国在部分领域未来有希望保持全球领先。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是目前市场上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唯一一只ETF产品,具备高弹性和稀缺性,帮助投资者更好把握本轮港股创新药投资机遇。



相关产品: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
阅读全文
2025-04-24
年化涨幅19.28%,现金流指数凭啥这么强?
今天的大盘有点焦灼,沪深300在水面附近反复震荡,港股高开后大幅跳水。这种行情下想要保持相对更好的投资体验,恐怕还是要盯紧核心资产:比如这只刚出道的全指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773),标的指数的年化收益就将近20%。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ETF “躺赚”核心资产红利的姿势~



姿势一:分红再投资,月月“复利滚雪球”

根据公告,全指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773)每年最多能分12次红,如果我们利用分红再投入,那收益简直可以直接开挂。

1.设置分红再投资:在券商APP勾选“红利再投”,每月分红自动买入更多份额利滚利;

2.择时补仓:若分红后ETF回调,手动加仓用更低成本扩份额;

假设我们的本金是10万,那么按照中证现金流19%的年化收益,每月分红再投,5年后直接24.8万,相当于比存银行多薅了一辆五菱宏光?美滋滋,这就是现金流ETF的魅力吗?

姿势二:“好价格”买入“好公司”

全指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773)跟踪的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简称:中证现金流),成分股的选择主要依据自由现金流率,灵活调整100家高现金流企业,优质公司能够以“好价格”在更低位置被纳入指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高抛低吸”。

姿势三:搭配期权、行业或红利ETF对冲(高风险高收益,老司机专属,新手勿入)

这个操作有点高难度,大家可以趁ETF季末调仓前,如果权重股异动买入短期认购期权,博调仓前暴涨。比如3月份神华宣布高分红,期权3天翻倍。但问题是期权是“加速器”,也是“粉碎机”,还是衷心建议大家长拿ETF,期权仓位别超过总资产10%,否则很容易把握不住。

此外,大家可以利用ETF行业分布透明,比如全指现金流ETF煤炭含量21%、家电含量11%等,利用行业轮动周期,当某行业表现优秀时双向收割,这种做法要“保命”一点。

还可以做多ETF+做空中证红利:因为ETF剔除了银行地产(红利指数的雷区),当红利指数因地产暴雷下跌时,加仓全指现金流ETF(563773)进行避险,还有希望享受超额收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三个姿势说来说去还是第一个最省心,真正意义上实现“躺赚”。果然自由现金流这样的产品就得坚持长期持有+分红复投,才能让大部分人都吃到红利。

俗话说,只要羊毛薅得好,别墅就能靠大海。全指现金流ETF(认购代码:563773)高分红、高调频、高Alpha,4月23日-4月30日发行正是低位建仓的黄金时机,长期持有就相当于告别“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韭菜命,一起把握吧。

作者:ETF金铲子
阅读全文
2025-04-24
距新高仅6%!关注美元退潮下的“黄金跳板”
4月23日,印度孟买SENSEX指数以七连阳的姿态直逼历史高点,距离纪录仅差6%左右。自4月2日加征关税以来,该指数已逆势上涨5.4%,与美股疲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日线、周线均呈现上行态势。



不止印度,自上周一各国市场逐渐适应川剧变脸起,新兴市场中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总体涨幅俱跑赢沪深3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其中,即使隔夜美股延续修复行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区间涨幅也仍未回正。



ETF方面,对印度(53%)、印尼(19%)、马来西亚(15%)、泰国(13%)均有布局的$新兴亚洲ETF(SH520580)$,正凭借“四国核心资产+高流动性”的双重优势,成为把握布局新兴国家区域红利的首选工具。数据显示,该ETF4月8以来大幅上涨超13%,日均成交额超6.6亿元,资金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



今日早盘,新兴亚洲ETF(520580)延续上涨行情,截至10:22盘中上涨0.4%,成交额超6000万。大家可以及时关注IOPV和溢价率变化,埋伏介入时机。



——美元霸权松动与新兴市场基本面,四国市场可能是美元退潮下的“黄金跳板”。

1.美元退潮,新兴市场迎来“黄金窗口期”

整个4月,懂王各种骚操作引发美联储信任危机,叠加全球增长预期分化,美元中长期承压,全球资金正加速涌入“估值洼地”,印度股市外资流入激增。

历史经验表明,美元走弱往往伴随新兴市场货币、股市的估值修复。目前印度、印尼股市已完全收复加征关税以来的跌幅,且技术面突破关键压力位,后续行情有望持续演绎。新兴亚洲ETF(520580)覆盖的四大市场,正从“风险区”转变为“安全垫”。

2.四国龙头集结,攻守兼备的“核心资产池”

资料显示,新兴亚洲ETF(520580)跟踪的新兴亚洲精选50指数,覆盖印度(53%)、印尼(19%)、马来西亚(15%)、泰国(13%)四大高增长经济体,成分股均为各国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强的50家龙头企业,堪称“新兴市场版上证50”。

行业配置上金融(38.5%)、科技(15.6%)、能源(10.2%)三足鼎立。受益于经济扩张期的信贷需求(如印度HDFC银行、印尼中亚银行)和科技、能源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趋势(如台达电子、泰国国家石油),IMF预测2025年四国GDP增速将超过全球均值。

3.高流动性+操作灵活,短线长投皆宜

根据公告,目前新兴亚洲ETF(520580)已经纳入两融,支持融资买入和融券卖空,为策略多样化提供空间。此外,T+0的灵活交易机制也可以及时应对突发波动,规避即时风险。

近期ETF溢价率持续升高,喜欢做短线的朋友可以关注折溢价波动捕捉套利空间,中长期持有的朋友可以趁印度市场还未新高时及时介入,好好把握新高前的这段涨幅。

作者:ETF金铲子
阅读全文
2025-04-24
AI领域两家重要企业业绩发布,有何启示?
4月24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低开,港股在大幅高开后突发“跳水”,AI等硬科技板块有所承压。不过目前市场主要还是在内需、AI(自主可控)、避险性资产之间轮动,每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布局逻辑,所以回调都是机会。

特别是AI这种逻辑强硬、长期趋势明确的板块,每次回调或就是很好的介入时机。

消息面上,AI领域的两家重要企业发布的业绩报告,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4月22日,科大讯飞对外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扣非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59.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4.95亿元,同比大幅提升613.40%,创历史新高;



同一天,新易盛也发布公告,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86.47亿元,同比增长 17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8亿元,同比增长 312.26%。2025年Q1归母净利润达‌15.73亿元‌,同比暴增‌384%‌,创历史单季新高。

这两组数据不仅揭示了AI企业从“烧钱投入”向“自我造血”的质变,更折射出整个AI产业链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全面爆发。

比如科大讯飞的爆发式增长,验证了AI应用层商业化的可行性。其依托星火大模型的“1+N”体系,智能硬件销量大幅增长,教育、医疗等场景的行业中标率稳居第一,甚至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呈现“倍数级”增长,这种从技术到收入的转化效率,正是AI应用落地的最佳注解。

而新易盛的光模块业务则揭示了算力基建的旺盛需求——800G产品持续出货、泰国工厂产能翻倍、1.6T产能逐步释放,这些动作直接受益于北美云巨头44%的资本开支增长和全球AI光模块市场规模翻倍的产业趋势。

两家企业的年报就像两条交织的曲线:一条向上穿透应用层的天花板,一条向下夯实算力的地基,共同勾勒出AI产业“软硬兼施”的增长逻辑。大家或许借道云计算ETF(159890)和软件龙头ETF(159899),全面埋伏AI 产业蓬勃发带来的红利。

前者重仓中际旭创、新易盛等算力硬件龙头,能吃透AI集群建设带来的确定性需求;后者则聚焦科大讯飞、金山办公等软件服务商,把握AI重塑应用生态的爆发性机会——从智能办公到AI教育,从医疗诊断到工业质检,每个场景的突破都可能催生新的十倍股。

更妙的是,这对组合还暗含国产替代的深层逻辑,当海外限制高性能芯片出口时,国产算力基建与自主大模型的协同,正在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值得重点关注。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24
不确定性加剧,继续紧抓国产替代主线
4月24日早盘,A+H多股飘绿,芯片产业链也延续调整。ETF方面,聚焦芯片产业链上游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的$半导体设备ETF(SH561980)$开盘后小幅下探,继续在20日均线上方整固。



早盘的剧烈波动,多少和昨夜外围贸易谈判的消息有关。面对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预期在波动与颠簸中发懵或挣扎,不如紧紧抓住国产替代主线,以不变应万变。

根据SEMI数据,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12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7%。中国大陆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2025年产能将突破1000万片/月(等效8英寸),贡献全球45%的设备需求。

要知道,半导体设备是硬科技时代的“铲子生意”,兼具周期成长属性。财报显示,2024Q1-Q3国内14家核心设备企业合计营收459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25%),印证行业高景气度。

海外越是卡脖子,国内厂子越要加快换 “国产装备”,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后续随着流片地规则实行,头部厂商订单有望不断增多,相信国产设备会从“替代”迈向“引领”。

——全球扩产潮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下,板块的长期趋势几乎是可以确定的。

海外越是卡脖子,国内厂子越要加快换 “国产装备”。根据测算,2025年中国设备市场规模将超400亿美元,国产化率有望突破50%,龙头厂商利润空间进一步打开。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覆盖设备与材料全产业链,成分股涵盖设备、材料、零部件等30余家领军企业。2025年受益于流片地新规、国产替代加速与大基金三期注资等政策,或许可以街道布局产业链 alpha机会。



历史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标的指数中证半导最近三年大幅跑赢主要宽基指数,与其担心外围政策反复,不如把握确定性板块回调后的布局机会。叠加5月业绩窗口期,设备龙头厂商的出色业绩可能会持续吸引资金布局、带动板块修复,通过ETF把握整个赛道机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应对当前不确定性的最优解。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24
高盛重估中国资产,为何港股率先吹响估值修复“冲锋号”?
4月24日,大盘继续在3300附近做盘整,防御避险领涨,科技板块调整,不少坚定科技主线的朋友都在低吸。

消息面上,高盛最新报告指出,若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中国股市估值可能迎来高达35%的向上重估空间。但从最近的市场表现来看,A+H市场的修复弹性差异较为显著。

从历史走势来看,2024年9月份(924行情)及2025年一季度(降息预期发酵),港股科技指数分别上涨30%和26%,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21%和-1%。其中,2024年9月港股科技在政策预期升温时率先突破压力位,突破年线后沪深300滞后2周才启动,显示港股科技板块的上涨速度和幅度均将领先于A股。





港股科技股外资占比高、流动性敏感性强,受全球科技周期驱动更直接。如果后续按照高盛的重估,中国股市估值迎来35%的向上重估空间,那么港股或许有望率先演绎更高行情。

此外,得益于全球各机构对中国生成式AI技术进展的乐观情绪,尤其是DeepSeek以及阿里巴巴等港股创新企业展现出不输于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强大竞争力,以及2025年“两会”明确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I、半导体、新能源车等被列为战略方向,港股科技龙头将直接受益于产业政策落地。

港股科技指数持仓的腾讯(AI+云计算)、中芯国际(AI芯片)、阿里巴巴等企业,直接受益于AI产业链爆发。iFinD数据显示,当前港股科技的动态PE仅22倍,远远不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35倍),处于绝对低估。

——香港自由港地位在关税博弈中本身就具有天然优势,长期资金托底效应强化。如果后续关税下调落地,根据高盛模型,港股科技的估值修复弹性或许可达40%以上。

ETF方面,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跟踪港股科技指数,覆盖港股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是场内同时布局“中国科技十雄”的稀缺标的。

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超4300亿元,ETF规模不断突破。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份额增幅已经超过300%。此外,ETF现在已经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感兴趣的朋友也许可以通过港股科技50ETF(159750)优先布局中国股市上升红利。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阅读全文
2025-04-24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成交金额超1亿,位列同类产品第一!
截至2025年4月24日 11:13,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下跌1.3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电气风电领涨14.35%,鼎阳科技上涨8.43%,禾川科技上涨6.91%;赛特新材领跌9.04%,长阳科技下跌7.44%,华大智造下跌6.76%。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下跌1.39%,最新报价0.9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23日,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周累计上涨1.96%。

流动性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4.09%,成交1.15亿元,位列同类产品第一。

规模方面,科创综指ETF华夏最新规模达28.16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列同类产品第一。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综指ETF华夏近10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61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9.92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99亿元。

消息方面,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于2025年4月23日-5月2日举办。其中,在小鹏、理想、华为、地平线等车企和平台供应商的展示中,均强调了“世界模型”这一新技术趋势。世界模型是指智能驾驶系统对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理解与预测能力,标志着智能驾驶竞争从拼车端算力和配置转向比拼云端构建的世界模型能力。这将推动车载芯片算力和传感器精度的提升,对算法公司和主机厂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华泰证券表示看好在新车密集上市带动下,市场观望情绪有望逐步缓解,4-5月终端需求或回暖,行业景气度回升。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及其联接基金(A/C:023719;023720)紧密跟踪科创综指,均衡配置电子、医药、机械、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硬科技”领域,合计权重超过97%,而这些行业都属于新质生产力行业范畴,契合国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阅读全文
2025-04-24
<
162
163
164
165
166
>
跳至
确定
希财问答 我在微信小程序等你,30秒问理财师
同壁财经在线
微信扫一扫,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