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青岛港(601298)研报:量价向好,盈利上行

    青岛港是山东国资控股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种的装卸及配套服务。公司在2014年至2023年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货物吞吐量的持续增长。2023年,青岛港的ROE和ROA分别达到了13%和9.4%,在A股港口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此外,青岛港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并保持着较高的分红比例。

    青岛港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持续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018年至2023年间,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6%和9%。随着外贸复苏,青岛港集装箱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盈利或将大幅增长。预计2024年至2026年,青岛港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亿、57.6亿和59.5亿元人民币。

    青岛港积极拓展航线和新建内陆港,为集装箱业务持续增加新动能。2023年,青岛港新增集装箱航线20条,航线总数及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同时,青岛港新增9个内陆港、7条海铁联运班列,海铁联运箱量完成220万TEU,同比增长16%。青岛港还紧抓“一带一路”贸易机遇,加快世界一流海港建设。

    青岛港的液体散货产能释放后增量可期。2023年8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原油商业储备库(三期)投产启用,使得董家口港区原油商业储备库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共计52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及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产。同时,青岛港拟收购的资产包聚焦液体散货业务,规模扩张具备想象空间。

    青岛港具备较高的ROE和ROIC,同时兼具较低的杠杆率。如果未来青岛港适当加杠杆,则ROE会进一步提高,有望推动估值提升。预计2024年至2026年,青岛港的资产周转率将进一步上升,ROE上行。

    综上所述,青岛港在吞吐量增长、业务拓展、产能释放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雅葆轩(870357)研报:2024年中报点评:行业复苏迎转机,扣非净利润大增

    雅葆轩(870357)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6.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达到0.21亿元,同比增长54.4%,毛利率提升了1个百分点至19.5%。尽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下降3.5%,主要是因为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从细分业务来看,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复苏态势,营收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10.8%,毛利率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至18.2%;汽车电子业务则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实现营收0.3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98.2%,毛利率同比增加9.7个百分点至16.8%;相比之下,工控领域的营收为0.30亿元,同比下降26.3%,但毛利率同比增加了3.7个百分点至23.4%。

    电子产品加速迭代促进了小批量PCBA需求的增长,由于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且迭代速度加快,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小批量PCBA市场得以稳步增长。雅葆轩作为深耕小批量PCBA电子制造服务领域的公司,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并能够满足多品种客户的交付需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与新客户智行科技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通过客户审核进入样品试制阶段;在低压电气领域,除了与现有客户德力西、施耐德保持稳定合作外,还成功开拓了新客户奥来电器,并已通过客户审核及进入前期样品试制阶段。

    基于对公司业务的良好预期,分析师团队维持了对雅葆轩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营收将分别达到4.00亿、4.77亿和5.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0.67亿和0.8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67元、0.84元和1.03元。按照2024年8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2024年至2026年的PE分别为22.65倍、17.96倍和14.59倍。鉴于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快速增长及后续大客户订单有望继续稳步释放,分析师团队维持了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

    需要注意的是,雅葆轩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主要客户过于集中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新增产能消化的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华明装备(002270)研报:华明装备2024年半年报点评:变压器分接开关增长与盈利态势较好,海外值得期待

    华明装备发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业绩表现稳健且符合市场预期。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3.15亿元,同比增长9.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14.88%。第二季度的表现更为突出,单季度营业收入为6.70亿元,同比增长34.73%,环比增长48.41%;单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11.07%,环比增长47.80%;单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8.80%,环比增长32.92%。此外,公司宣布了中期分红计划,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元(含税),与去年同期持平,共计分配现金股利2.42亿元(含税),股利支付率为77%。

    从主营业务来看,电力设备业务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32亿元,同比增长8.16%。其中,直接出口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4%;间接出口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长40%。整体而言,直接加间接出口占电力设备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6%。值得一提的是,该业务的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9.60%,同比上升0.38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的毛利率预计达到61%左右。另外,上半年公司的海外业务毛利率为63.21%,同比上升2.19个百分点。

    数控设备与电力工程方面,尽管2024年上半年数控设备收入同比下降5.20%,但电力工程收入则实现了大幅增长,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531.56%。这主要得益于项目的施工进度加快。

    总体来说,华明装备的盈利能力仍然稳固,尽管第二季度整体毛利率因电力工程业务的影响而有所下降,但核心业务分接开关的毛利率仍然保持在高水平,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无需担忧。此外,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在2023年取得了较高的增长基数,因此2024年的增速放缓属于合理范围之内。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包括在印尼设立工厂、加强欧洲销售队伍建设以及在美国进行前期调研等,预计未来2-3年内,随着这些布局逐步落地,海外业绩将迎来新的高速增长期。

    基于对公司业务的分析,太平洋证券预计华明装备2024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48亿元、27.95亿元和31.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1亿元、7.87亿元和9.31亿元。因此,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然而,投资者也需注意相关风险,如电网投资不足、海外市场扩张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帝尔激光(300776)研报:2024年中报点评:减值影响二季度利润,海外电池扩产带来机遇

    帝尔激光(股票代码: 300776)发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财报, 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0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40%;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6亿元, 同比增长35.5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5亿元, 同比增长34.19%。第二季度, 公司营收为4.55亿元, 环比增长1.02%, 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1亿元, 环比下降25.2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98亿元, 环比下降23.26%。上半年光伏激光设备毛利率达到47.91%, 同比上升5.08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7.48%, 净利率为22.20%, 环比下降7.78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了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 其中资产减值损失近600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约为2700万元, 较第一季度增加了2500万元, 主要是由于当前电池制造环节部分企业经营状况恶化。

    此外, 华能集团公布了2024年的第二批组件采购框架协议, 总容量为15GW, 其中包括1GW的BC组件和0.5GW的HJT组件, 这预示着BC组件在地面电站市场中有望逐步扩大应用。随着BC电池组件的迭代升级和技术难度提高, 帝尔激光应用于BC电池组件生产的激光刻蚀设备的价值量有望保持稳定甚至提升。

    海外市场方面, 当前国内外企业都在中东、美国等地建设电池产能, 预计相应的电池设备订单需求将持续增长。作为光伏电池激光设备行业的领导者, 帝尔激光与国内外客户合作多年, 其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广泛认可。预计随着海外电池产能的扩张, 公司将能够获得更多的订单并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

    分析师们预测帝尔激光未来三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4.7%, 维持对该公司的“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全球光伏装机量可能不如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汇率波动以及海外关税政策的变化等。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健民集团(600976)研报:上半年渠道调整业绩承压,下半年有望向好

    健民集团(600976.SH)在2024年上半年面临业绩压力,主要源于渠道调整和营销体系改革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下降7.02%;归母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减少5.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降至1.94亿元,降幅达到16.65%。二季度单季数据显示,营业收入为10.39亿元,同比下降9.46%;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下降8.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则大幅下滑27.23%,降至1.04亿元。收入下滑主要归因于工业端营销体系改革导致的发货模式变化以及渠道精细化管理的加强;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包括医药工业收入下降、“健民”牌便通胶囊广告投入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以及中药材成本上升。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上半年医药商业收入为10.93亿元,略有增长;而医药工业收入则下降19.40%,降至9.06亿元。健民大鹏在上半年贡献了1.16亿元的利润,同比增长20%;单二季度贡献0.55亿元,同比增长7%,占公司净利润的39%。

    在产品线方面,OTC产品线通过纯销导向有效降低了渠道库存,龙牡壮骨颗粒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便通胶囊铺货率和纯销量快速增长,健脾生血颗粒也加快了与重点连锁药店的战略合作。Rx产品线通过学术引领和代理商队伍建设提升了专业化服务能力,七蕊胃舒胶囊的市场开发进展顺利,其他产品的市场拓展稳中有进,小儿紫贝宣肺糖浆代理商客户储备已完成。

    此外,健民大鹏作为体培牛黄的独家生产商,其体培牛黄需求依然强劲,这得益于天然牛黄价格持续上涨且产能受限,而体培牛黄价格较低且功能接近天然牛黄,质量稳定,生产周期较短。健民集团持有健民大鹏的比例稳定,其利润贡献持续增长。

    基于上半年业绩情况,我们对公司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进行了调整。预计2024年至2026年营收分别为47.4亿元、54.5亿元和63.2亿元,增速分别为13%、15%和16%;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9亿元、6.3亿元和8.3亿元,增速分别为12%、18%和20%。维持“买入”评级。需注意的风险因素包括主要产品销售可能不及预期、健民大鹏体培牛黄业务可能不及预期、政策波动风险以及原材料中药材价格波动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海泰新光(688677)研报:24年半年报业绩点评:H1业绩受客户降库存影响有所扰动,看好H2环比改善趋势

    海泰新光(688677.SH)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下降17.7%,归母净利润为7055万元,同比下降21%,而归母扣非净利润为6468万元,同比下降24.6%。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13.9%,归母净利润3211万元,同比下降21.4%,归母扣非净利润2822万元,同比下降28.3%。上半年业绩受到客户降库存的影响,尤其是医用内窥镜行业收入为1.76亿元,同比下降16.7%,光学行业收入4268万元,同比下降23.1%。然而,鉴于客户的新一代内窥镜系统销售持续增长,作为其内窥镜核心部件的独家供应商,预计下半年发货量将回升至正常水平。此外,公司在整机业务方面进展良好,已实现超过百套的发货量,营收同比增长200%。针对未来的发展,公司将推进多项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并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2.7亿元、3.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因此,维持公司股票“买入”评级。不过,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ODM业务对大客户的依赖性较高、整机业务市场拓展可能不如预期以及汇率波动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东方电缆(603606)研报:Q2业绩略超预期,国内海风起量在即,当前位置建议积极布局

    东方电缆(603606.SH)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业绩表现略超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达到6.4亿元,同比增长4.4%。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Q2)的营业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长22.6%,归母净利润为3.8亿元,同比增长5.5%。陆缆业务成为亮点,Q2陆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毛利率恢复至10%,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海缆业务方面,交付与确认收入符合预期,上半年毛利率维持在较高的40%水平。此外,截至2024年8月12日,东方电缆在手订单总计89.05亿元,其中海缆系统订单29.49亿元,陆缆系统订单45.23亿元,海洋工程项目订单14.33亿元。展望未来,随着江苏等地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及广东等地项目的推进,预计国内海上风电将迎来建设高峰期,作为海缆行业的领导者,东方电缆预计将充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因此,分析师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并继续给予“买入”评级。然而,也需注意潜在的风险,如海上风电装机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华东医药(000963)研报:2024年中报点评:二季度工业板块稳健增长,归母利润增速亮眼

    华东医药(000963)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稳健的增长态势,营业收入达到209.65亿元,同比增长2.84%,归母净利润为16.96亿元,同比增长18.29%。其中,第二季度的表现尤为亮眼,营业收入为105.54亿元,同比增长2.76%,归母净利润达到了8.3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2.85%。医药工业方面继续保持了10%以上的稳健增长,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营业收入66.98亿元,同比增长10.63%,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增长11.48%。医药商业方面虽然略有下滑,但仍实现营业收入135.52亿元,净利润2.18亿元,预计下半年增速将有所改善。医美业务方面,整体实现了10%以上的收入增长,合计收入达到13.48亿元。国内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表现突出,营业收入达到6.18亿元,同比增长19.78%。此外,华东医药拥有丰富的在研管线储备,共计129个项目,其中创新产品及生物类似药项目占86个,为公司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政策的变化,东吴证券将华东医药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33.48/39.16/45.6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洁美科技(002859)研报:载带需求稳步回暖,离型膜静待韩日大客户放量

    洁美科技(002859.SZ)近期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17.75%;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0.88%;扣非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9.64%。尽管第二季度受汇兑收益减少的影响,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洁美科技在电子封装薄型载带方面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且塑料载带在半导体封测领域的客户开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公司在离型膜业务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实现了向多家主要客户的稳定批量供货,还在韩日系大客户中进入了小批量供货阶段,标志着公司在中高端MLCC应用领域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预计洁美科技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6亿元、4.30亿元和6.12亿元;EPS分别为0.69元、1.00元和1.42元。因此,给予“买入-A”评级。需要注意的是,未来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行业需求的变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大客户订单放量的不确定性等。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京新药业(002020)研报: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稳健增长,营销改革效果逐渐显现

    京新药业(002020.SZ)在2024年上半年展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其收入达到了2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2%。其中,成品药收入增长显著,达到13.01亿元,增幅为17.13%;原料药收入为5.01亿元,增长5.66%;医疗器械收入为3.12亿元,增长0.46%。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实现了4.02亿元和3.3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28%和15.19%。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了51.57%和18.88%,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和2.4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有所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至17.85%,管理费用率上升至5.94%,研发费用率则上升至9.16%。

    公司在成品药营销模式上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内贸成品药营收同比增长约16%,其中院外市场的营收更是实现了超80%的增长。此外,制剂外贸营收也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在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方面,公司稳步推进“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一体化布局,并完成了山东化学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深圳巨烽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了3.12亿元的营收,与去年相比略有增长。

    京新药业还积极推进“创仿结合”的进程,首个治疗失眠的1类新药京诺宁®(地达西尼胶囊)已经正式发货,并已开发200多家医院,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精神神经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的创新药管线正在持续推进中,包括JX11502MA胶囊和康复新肠溶胶囊的II期临床试验,以及JX2105胶囊I期临床试验。

    基于对公司营销改革效果的肯定和新药地达西尼逐步贡献业绩增量的预期,分析师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6.92亿元、8.00亿元和9.27亿元,EPS分别为0.80元、0.93元和1.08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3倍、11.5倍和10.0倍,维持“买入”评级。然而,公司仍面临集采降价、药品研发失败和产品竞争加剧等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8-17
<
89
90
91
92
93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