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国际(600500)研报:中化国际更新点评:节能降碳先锋,央企新材料典范
中化国际作为央企新材料的典范,在节能降碳领域取得显著成就。6月20日,公司发布了《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详细披露了其在ESG领域的进展和规划。公司在2021年制定的“十四五”可持续发展目标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2024年度计划,从多个维度制定了具体目标,包括降碳减排目标,要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3%,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7%。
在清洁技术领域,中化国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3年可持续产品产量较2018年增长44.69%,获得清洁技术相关授权专利36件,占公司全年新增授权专利总数的16.8%。公司在节能方面的总投入达到9861.5万元,绿电购买和使用分别达到7530兆瓦时和85017兆瓦时。
作为中化集团的重要化工新材料平台,中化国际在新材料孵化方面加速推进,特别是在对位芳纶、锂电池正极材料等国产替代重点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工艺,从源头上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化,具有显著的清洁技术示范作用。此外,公司与下游企业合作,探索对位芳纶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锂电PACK壳体材料中的应用,以替代传统材料,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程度和轻量化水平。
中化国际聚焦打造“2+2”核心产业链,即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两大优势产业链,以及工程塑料和特种纤维产业链。2023年,公司连云港碳三产业链项目实现全线贯通,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公司年报,促进剂项目预计2024年下半年投料试车,年产2500吨芳纶扩产项目预计2024年四季度投产试车。
然而,由于基础化工产品盈利下滑超出预期,分析师下调了对中化国际2024年和2025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亿元、5.06亿元和7.96亿元,对应PE分别为55.23倍、25.03倍和15.93倍,投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宏观经济下行等风险。在财务指标方面,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4272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848百万元,毛利率为4.7%,ROE为-11.9%,每股收益为-0.52元。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将逐步改善。
华安证券研究所对本报告进行了独立、客观的研究,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并注意风险。华安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发。
笔记参考: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406271636957994_1.pdf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